濰坊臨朐:小桃子大產業 鋪就甜蜜致富路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1日訊 近日,濰坊市臨朐縣辛寨街道楊家河社區曹家莊村的550畝桃林裡,紅果滿枝、果香四溢。果農們穿梭林間採收的身影與此起彼伏的歡笑聲交織,一幅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近年來,曹家莊村依託“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這個小村莊讓桃子成爲富民強村的“黃金果”,奏響了鄉村振興的“甜蜜樂章”。
清晨五點,曹家莊村的桃林已浸在清甜的果香裡。65歲的果農曹大爺蹲在桃樹下,指尖捏住一顆泛紅的桃子輕輕一旋,帶着絨毛的果實便穩穩落進桶裡。“你看俺這個桃,個頭大,顏色也好,剛甜,今年是個豐收年。”曹大爺舉起沾着晨露的桃子,咬開的果肉裡流淌着晶瑩的汁水,甜香瞬間在空氣中漫開。
眼下,正值桃子集中上市期,果農們穿梭在桃園和收購點之間,裝滿桃的筐子在小道上排成隊,全村4個收購點前早已車水馬龍,三輪車、貨車首尾相接,商販們的吆喝聲、稱重的報數聲、果農的談笑聲交織成熱鬧的晨曲。
“我們村主要以種植桃樹爲主,有沙子早生、北京豔紅等6個品種,從6月20日左右開始採摘,一直能賣到國慶節前後。我種了近20畝地,一天能摘1500斤左右,按今年3到3.5元一斤的行情,收入預計能有20餘萬元。”曹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曹永俊說。
在其中一個收購點,記者看到,電子磅秤前圍滿了送桃的村民。合作社的記賬員麻利地登記品種、稱重、掃碼付款,果農們拿着手機覈對到賬信息,臉上滿是踏實的笑意。“自從加入合作社,合作社裡給我們果農賣,當天錢就結算下來,接着發放給我們,用不着我們自己操心了,很省心。”種植戶曹永成說。
收購點旁的分揀區裡,幾位村民正忙着給桃子分揀。村民曹順英將大小不一的桃子分裝進不同筐子,她笑着對記者說:“俺家離這裡很近,一百來米。早上5點就來,我負責選桃,一天掙一百來塊錢,俺對象就給人家摘桃,一天也掙二百來塊錢,我們一個月收入一萬左右。”
濰坊收桃商販呂先生的貨車早已停在收購點旁,工人們把挑選好的桃子往車上搬。“我來這裡收了二十多年的桃了,這裡的桃又大又甜,市場上都非常受歡迎,早上卸車,中午就被超市和水果攤搶光了。”呂先生對曹家莊村的桃子讚不絕口。
曹家莊村的桃產業能有如今的紅火景象,並非一蹴而就。過去,村民們分散種植,品種雜亂、技術落後,收穫的桃子還得自己跑銷路,遇上行情不好就可能賠本。近年來,村裡打破這種侷限,通過專業合作社將村民們凝聚成發展共同體。“商販和合作社提前一天訂好貨,然後通知社員,第二天大家按點送到收購點,保證當天就能裝車運走。我們從種植技術培訓到病蟲害防治,從統一採購農資到對接銷售渠道,合作社全程保駕護航,推動桃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邁進。”曹永俊說。
如今的曹家莊村,桃產業年總產量近330萬斤,收入達1000多萬元,從零散種植到規模經營,從銷路發愁到客商盈門,小小的桃子真正成了“致富果”。
閃電新聞記者 於剛 通訊員 趙增彤 濰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