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圍場中藥材“鏈”通致富路 產業振興正當時
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北頻道
近年來,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着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因地制宜加快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按照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讓“土特產”成爲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富民產業。其中,中藥材產業作爲當地的重點發展方向,已成爲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力量。
圍場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地域廣袤,海拔高差達1357米,晝夜溫差顯著,適宜根莖類藥材生長,延綿起伏的山林裡孕育了超過200種野生中藥材品種,這些豐富的資源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也吸引了衆多企業的目光,成爲圍場產業發展的寶貴財富。
在河北塞罕金葫蘆藥業有限公司,智能化中藥材聯動生產線高效運轉,淨選、清洗、潤制、烘乾、分級等工序一氣呵成,每小時可生產黃芪等中藥飲片1噸以上。自建成以來,企業已構建起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包裝銷售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從“小而散”到“全鏈條”的轉變。目前,公司一期項目已完成建設,計劃再投資1.5億元啓動二期項目,打造集“藥、醫、康、養、遊”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基地。
河北塞罕金葫蘆藥業有限公司原是承德市一家醫藥銷售企業,在瞭解到圍場良好的中藥材發展勢頭後,通過圍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給予的幫助支持成功落地圍場並轉型發展中藥材種植。2022年,企業在姜家店鄉種植黃芪、防風等中藥材達3100畝。經過三年的發展,企業決定進一步拓展產業鏈,進軍中藥材精深加工領域,努力把“小草藥”打造成當地羣衆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圍場的營商環境、資源條件和發展規劃都極具吸引力,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河北塞罕金葫蘆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秀峰表示,企業未來將依託圍場豐富的道地中藥材資源和文旅康養資源,規劃建設中藥材產地倉和雲工廠,打造標準化倉儲設施,大力發展道地中藥材產業,並積極佈局康養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打造集藥、醫、康、養、食、遊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基地,爲圍場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河北塞罕金葫蘆藥業的發展是圍場特色產業創新升級、加速蛻變的生動註腳。在圍場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中藥材產業正從零散走向集聚,從單一環節邁向全產業鏈發展,圍場的“土特產”正逐步成爲鄉村振興的“金招牌”,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