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巨頭警告美對中船舶收費 法人對海運股看法保守

全球最大的遠洋運輸公司警告,如果美國提議對中國大陸建造的船舶以及擁有這類船舶的公司徵收費用,可能會導致貨櫃運費提高25%。

國內大型法人機構表示,市場傳出美國將對中國中國大陸建造的船舶以及擁有這類船舶的公司徵收費用,金額達百萬美元,範圍涵蓋貨櫃、散裝、油輪等。考量到此前出臺的政策規定15年內所有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貨物中必須要有10%是由掛載美國旗的船舶來執行運載,預期相關政策都將使得非中籍船舶因此受惠。

但觀察近期運價,特別在農曆春節後,整體貨量恢復並不如預期,這使得SCFI指數已連續下跌,2月底報價單周跌幅5%,累計跌幅接近四成。運價下跌主要原因是市場現在受到去年第4季的提前進口效應影響(紅海+關稅),導致今年第1季貨量減少。

其中,亞洲出口北美的貨量不足,使美西線運價因此大幅下滑,同時美東線運價也同步下跌,再加上海運聯盟的重組導致航商間競爭加劇,部分航商降價搶市,特別在美洲線上,運價因此持續走弱,預期運價要到3月中下旬,隨着市場貨量緩步增加下,纔會逐漸見到反彈機會。

同時,長期來看,供應壓力仍在,特別在歐洲線,主要17,000TEU(20呎櫃)在此投放,再加上需求尚未明顯回溫,儘管紅海危機仍在影響運力5%,但一旦後續危機解除,預期運價仍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因此,對產業及相關業者仍是維持長期中性想法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