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學生蝸居,大不易!政府束手無策?(鍾重發)

國立政治大學坐落於多雨潮溼的文山區,宿舍設施長期面臨黴菌與鏽蝕的挑戰,開學季已經來臨,宿舍品質在網路上引起熱烈的討論,而校方也做出迴應。(政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大學即將開學,大學宿舍的住宿品質與收費金額成了近日熱議話題。政大「自強七舍」牆壁發黴、設備殘破,被網虧是走「監獄風」的校舍,家長質疑「國內一流學府,竟有如此這般宿舍環境」;世新大學新苑宿舍每學期9萬3500元的單人套房宿舍,讓許多家長聽了嚇得要吃手手,單人套房宿舍比自家租的三房價格還高。

學生租屋大不易,政府對大專以上在校住宿生補助每學期5000元住宿費(一般生每學期5000元,低收、中低收每學期最高7000元),對校外租屋學生每月補助2000至8000元(根據居住地域、租金與家庭收入而定)。然近年房價上漲也帶動租金飆漲,校內宿舍則因新蓋或翻新,以及宿舍設備、資源、服務、管理支出增多下,不得不調漲價格,其中又以世新大學的9萬3500元爲最高。

孩子就讀大學除了要付學費外,還要付高昂的住宿費和生活費,勞動家庭的薪資根本無法支付,很多大學生不但註冊需要就學貸款,在課餘時間還要去打工賺生活費,弄得家長不知孩子上大學去,到底是在打工或是在讀書的。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前,不是帶着人生的第一桶金起步,反倒是揹負一大筆債務等着上班後歸還。

比起美國與歐洲,臺灣的大學學費應已算便宜,尤其是臺灣的公立大學,不但師資、設備優於私立大學,而且公立大學的學費、住宿費都比私立大學低上許多。然而在臺灣,是有錢、高社經家庭的孩子較有機會就讀公立大學,而貧窮、勞動家庭孩子則較多讀私立大學,相較於歐、美這是臺灣獨特的現象。因而同樣是念大學,貧窮、勞動家庭孩子的就學負擔反倒更爲沉重。

雖說大學學力已超級貶值,但依華人民族性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心理作用,現今的家長再苦、再累、再無力,也都「必須」讓孩子讀完大學纔算了卻家庭責任。

每學期9萬多元、4萬多元、2萬多元、6千多元的學校的宿舍費貴嗎?對經濟無虞的家庭來說,能住每學期9萬多元的套房宿舍依舊是物超所值。然而雖已經少子化了,但學校宿舍依舊嚴重供不應求。住宿生在大二以後連每學期4萬、2萬的宿舍都很難抽籤到了,更別說每學期6千元的宿舍是如何搶手,若是抽不到宿舍則須在外租屋,外租學生房的租費還比學校宿舍更貴上許多。

政府對大學宿舍費的規範比對學費還要難,但不管是公立或私立、不管是都會區或郊區的大學都同樣有住宿的需求。因此政府應每年依學生人數比例,提撥新建宿舍、翻修宿舍、改善設備等經費給所有的公、私立大學,所有學校都只能專款專用於學生宿舍上。學校端即能增加學生宿舍的提供量,讓學生不但有更多不同等級(個人套房、雙人套房、四人房、六人房…)的房型可以選擇,而且儘量能夠滿足百分之六十以上有住宿需求的學生。

當然,若能對「非自願」校外租屋者(抽不到學校宿舍)加大租金差額補助的話,相信大學生就能住的更安心、更安全、更合理了。

(作者爲空大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