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雙普會看到國際欺善怕惡的現實(李翔宙)
美俄「雙普峰會」結束了,普丁英雄式的返回克里姆林宮,無停火協議、無制裁計劃,川普對普丁的認同與屈服,形同普丁拿到了「侵略鄰國」的專業執照。(路透)
美俄「雙普峰會」結束了,普丁英雄式的返回克里姆林宮,無停火協議、無制裁計劃,川普對普丁的認同與屈服,形同普丁拿到了「侵略鄰國」的專業執照;川普也似若是普丁的傳聲筒,要求澤倫斯基「放棄加入北約、不得歸復克里米亞」;北約秘書長呂特極盡諂媚直呼川普爲「Daddy」,且高調讚揚川普是務實的和平締造者;雙普峰會改變了世界,是非顛倒、欺善怕惡四散充斥。
三年餘前,普丁發兵入侵烏克蘭,烏克蘭的「去俄羅斯化及加強烏克蘭化」的政策,讓普丁驚覺俄羅斯民族遭分裂是遠因;而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致「北約東擴」直接威脅到普丁後院則是近因;現在雙普會後,北約東擴破局,烏克蘭止步於民主陣營門外,普丁完勝,「武力犯烏」尤其悄然合法化;川普不遑多讓,逼使澤倫斯基與普丁上談判桌,尤其還自詡是世界上最會談判的領導者。
川普從一個沒有任何政治歷練就當上總統的政治素人,搖身一變成爲諾貝爾和平獎濃厚希望得主。川普上屆初任總統時,新手上路,頗受經驗豐富的國安顧問及國務院既定政策的約束,讓他綁手綁腳,再次當選後,他向來自以爲是的狂妄性格,讓他開始大膽追求單邊與非常規的施政與國際關係推動。
美國總統向有「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稱號,所作所爲動見觀瞻,依據美國憲政體制,總統職權得受國會與法院的制衡,但是憲法又賦予總統擁有機密特權,因之矛盾般讓總統權力在軍事外交上免受立法和司法的制衡,所以美國總統也還擁有一個特別稱號──「帝王式的總統」(Imperial Presidency),這樣的特殊體制,一個在內兩極對立、對外執行孤立主義的美國,所產出的影響,只會助長獨霸政權的擴張,只會令之「欺善怕惡」助益現實;川普大剌剌的直言,我不是替烏克蘭談判,之所以跟普丁會談,是爲了替世界謀得和平。
雙普峰會前,諸多跡象顯示俄羅斯經濟已難再支持戰事,因此川普若祭以出口石油的「二級制裁」及「金融制裁」,極可能收效停火。未料,川普反而暫停新的制裁措施,主要是美國將因此被印度和中國這兩大石油買家拒絕停止採購而陷入困境;峰會後,川普出乎意料的改變立場,絕口不提停火,反而直接要求籤訂「和平協議」,如此不合常理的談判邏輯,只有一個可能:滿足普丁的需求以尋求終戰。
「雙普峰會」獨裁不民主的黑箱談判,「和平協議」已是檯面上唯一共識,川普百般對普丁做出重大讓步,這些讓步都要烏克蘭付出更大代價,毋庸置疑川普談判的戰略着眼,烏克蘭的安全根本不在表列,這也讓歐洲深深察覺到「兔死狗烹 脣亡齒寒」的不安,縱使英、德、法、義、芬蘭、北約及歐盟衆巨頭陪着澤倫斯基替他壯聲勢羣見川普,但川普不屑一談的官式過場,看來歐洲也將面臨各掃門前雪的冷落。
世態炎涼,無需迎合,其中冷暖,尤勿在意,自立自強,乃爲上策;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初建民國的中國以戰勝國身分出席會議,一心取回戰敗國德國在山東所侵佔的土地,但卻被以美國爲首的法、西等列強決議,以山東鄰近日本爲由,將之劃給日本,十足的「弱國無外交」鮮明例證及恥辱。
再據以觀之當今政府把安保全然依託美國的國安決策,不僅草率且極不理性。從戰略三角理論來看,美中臺三角關係,臺灣與美、中各保持等距關係,理性不受美國蠱惑,坦然面對中國強弩現實,等待美中關係變負,方是世局詭譎多變中的適當國安戰略抉擇。
(作者爲前國安局長、前駐丹麥大使)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