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能否罷免徐巧芯 賴政府專制的指標(沈迺訓)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資料照/姚志平攝)

賴政府執政後樂於營造惡性政治鬥爭,無正當政治理由竟催生大罷免,大肆破壞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的根基。其中首當其衝者,當屬問政鋒頭強勢,不免爲執政黨所忌諱一類的立委,例如徐巧芯,就算位於藍營優勢選區也難以倖免。TVBS民調中心近期公佈民調顯示,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罷免案,57%同意罷免、37%不同意罷免;國民黨旋即公佈內參罷徐案民調,顯示,47.8%反對罷免、35.8%同意罷免。

縱然民調結果不一,亦突顯出徐大意不得,但在在凸顯這種濫用罷免制度行打擊政敵的作法,竟然頗有成效,已然成爲另類的憲政制度破口。以往推動罷免,尚必須是基於個別政治人物有重大政治瑕疵作爲推動罷免的理由,方能形塑罷免正當性。

然而自從賴清德總統以少數票的身分取得總統寶座,綠營立院也無法取得多數下,開始以政治鬥爭取代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對在野通過的法案、總預算案一概抵制拒從,或覆議,或釋憲,或唆使綠營支持者上街抗爭。至爲惡質的是不問是非只問色彩發動全臺藍委大罷免,無疑是撕毀了以往尚須有重大政治瑕疵作爲推動罷免理由的政治潛在規則,作法着實可議。

以罷徐案而言,徐巧芯屬藍營相對年輕就從政有成者,其家世背景單薄促使其投入政治必須鋒頭強勢方有生存空間,然而樹大招風下不免成爲刺頭,爲既得利益者與執政黨所忌。一旦罷徐成功,不免將使有志投入藍營從政的後進青年心生卻步,其所釋放出的政治訊號是:在藍營從政只能當乖寶寶、論資排輩,如此則國民黨難以對青年產生吸引力,恐也波及藍營支持者年輕化比例難以提升的沉痾難解。

更爲重要的是,一旦罷徐成功,形同是人民對賴清德政府執政走向專制化大開綠燈訊號。自賴政府執政後,民主進步黨大有民主退步的跡象,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公佈的〈2025全球自由報告〉指出,臺灣民主指數連兩年下滑,恰巧都發生在賴執政開始之後。更爲嚴重的政治警訊則是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黃兆年指出,2024年進行的「中國效應調查」的數據中,高達20.4%受訪者認爲「獨裁有時比民主更好」,此數據暗合了之前韓國總統尹錫悅無端發動戒嚴後,民進黨立院黨團隨即發出唱和南韓戒嚴的政態度。

綠營至今拒絕爲此道歉,一種戒嚴也是理所當然的態度飄出之後,與希特勒、墨索里尼還有一干南美獨裁者的恐怖統治史已經有了相同的故事開端,至此人民時須警惕綠營將藉打擊中共統戰爲由,開啓總統藉制度特權遂行專制,而綠營發動大罷免正是這種制度特權下的典型政爭模式。

罷免徐巧芯成功與否必然成爲大罷免成功與否重大指標,哪怕是隻罷掉一個徐巧芯,也勢必對藍營造成嚴重的政治傷害,進而波及2026大選選情。因此不應只將罷徐僅僅視爲一個選區、一個政治人物的局部問題對待,而是必須投以全局視野,將之視爲是否認同賴卓政府開啓少數專制統治的同意與否的投票表態。遂了綠營的意將徐罷免,就是助攻賴卓少數專制,孰輕孰重不可不慎。(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