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盾量子接待18家機構調研,包括國投證券、創富兆業、方正證券等
2025年5月20日,國盾量子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5月15日接待國投證券、創富兆業、方正證券、太平資管、正圓私募等18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國盾量子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1人,爲董事會秘書童璐。調研接待地點爲合肥總部及線上。
據瞭解,國盾量子介紹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行業情況及自身業務佈局、近期業績情況。在與中國電信合作方面,增發完成,雙方在多領域融合開啓。在量子保密通信、計算等領域發揮各自優勢,治理層及管理層調整推進,電信推薦董事將選舉,財務總監已到崗。國盾量子去年約2.5億收入中,向中國電信集團銷售約1億,佔比約40%。今年電信推進多項量子相關建設,國盾量子將發揮核心設備提供商等作用。
據瞭解,關於技術發展趨勢,美國並非不做QKD,PQC和QKD是實現量子安全的主流技術路線,公司認爲我國應以QKD爲基礎融合PQC做防護。量子地面站在光纖不可達處有需求,若發射更多衛星,需求將增加。去年公司量子計算業務收入中,核心部件及軟件組成5000多萬,硬件3000多萬,軟件2000多萬,兩臺量子計算整機去年銷售未確認收入,今年確認。
據瞭解,國內量子計算大客戶多爲高校院所,氣象、金融等行業可接入國盾量子計算雲平臺。雲服務商中,中國電信“天衍”平臺用公司產品,其他雲服務商因產業早期尚未採購。海外一些軍方及大型企業有量子技術研發投入,更多選擇雲平臺機時服務。交流中公司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規範,未出現重大信息泄露。
調研詳情如下:
介紹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三個領域的行業情況,交流公司在三大領域的業務佈局,及公司近期業績情況。
Q1:和中國電信整體融合的情況如何?業務方面有哪些合作?
目前增發已經完成,相關董事和管理層調整正在推進,雙方在技術、產品、市場等方面融合已經開啓,總體方向是保持上市公司獨立性,更多在戰略上、市場上支持公司業務拓展。比如說,在量子保密通信上,國盾量子具有領先的核心技術能力,中電信量子集團在網絡管理運維、貼近客戶需求上具有優勢。電信的光纖網絡和量子保密通信光纖網絡可以深度融合,當前整體融合的不錯;電信在做業務推廣的時候,也可以向客戶推一些帶量子加密安全的各類方案。在量子計算上,國盾量子繼續攻堅底層核心硬件如操控系統、稀釋製冷機等,中電信量子集團負責研發量子計算雲平臺及量子計算軟件應用,聯合加速推進量子計算業務發展。在治理層及管理層方面,電信推薦的董事將於本月底經過股東大會選舉,財務總監3月已經到崗。
Q2:去年公司整體營收來自電信的貢獻有多少?今年電信的建設規劃具體是什麼樣的?公司在這裡面是什麼樣的定位?
去年約2.5個億的收入,向整個中國電信集團體系銷售約1個億,佔比約40%左右。24年電信已建設了16個城域網,但去年並未完全確認收入。電信今年的目標是積極推動量子融入雲網基礎設施,推進量子骨幹網和重點城市城域網建設,加快構建縱橫相連、跨域互通的量子安全服務能力,同時戰略關注一些量超融合算力中心的項目,具體項目金額需要等待關聯交易的披露。每個城市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的建設規模、節點數量、組網方案不一樣,具體金額很難線性外推。中國電信集團的定位是國家特大型通信骨幹企業、信息安全主力軍、數字安全建設者,在電信控股後,國盾量子更需要扮演好量子信息領域核心設備提供商、前沿技術領軍者的角色,比方說,隨着電信信息安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廣,國盾量子持續研發下一代可靠性更高的量子保密技術產品等。電信今年在集團層面,提出把量子保密通信建成電信的"第六張網",公司作爲參與方也將在這一戰略佈局中發揮相應作用。
Q3:美國是不是不做 QKD(量子密鑰分發)?未來QKD 和PQC(抗量子密碼)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樣的?對公司來說怎麼看?
雖然美國在PQC方面做的比較多,但是美股上市公司IonQ最近已經宣佈收購了歐洲一家做QKD設備的公司(IDQ),IonQ還承接了美國軍方的項目,爲其部署量子網絡系統,所以並不能理解爲美國就放棄了QKD路線。歐洲一直在推進覆蓋全歐的量子保密通信基礎設施(以QKD爲主),最近也表示會加入一些PQC的技術。PQC和QKD是兩條主流的實現量子安全的技術路線,並不是非此即彼的。中國國內光纖基礎設施完善,QKD可以和基礎設施做到很好的融合,作爲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底座可以做到長期安全,如果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PQC的方式,也可以發揮PQC算法切換容易實現等優勢。公司認爲,最適合我國的方式,是以QKD爲基礎,融合PQC做防護。大家也可以看到最近我們和中電信量子集團做的一些"QKD+PQC"的融合嘗試。
Q4:量子衛星星座和地面站的需求如何?
量子地面站作爲"天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在光纖可達的地方,可以用經典的光纖QKD設備,在光纖不可達的地方,比如海島、沙漠、遠洋、使領館等,可以通過基於衛星中繼的密鑰分發功能實現保密通信。過去幾年衛星地面站項目,在海口、貴陽、北京等量子保密通信重要節點上有部署,還有一些科研項目的銷售。後面來看,未來如果國家發射更多量子保密通信的衛星,這也會帶來地面站的需求,產業趨勢還是明確的。
Q5:去年公司量子計算業務的收入結構?今年主要的需求和增長怎麼看?
去年主要銷售核心部件比如稀釋製冷機、室溫測控系統、軟件開發等組成了5000多萬的收入,其中硬件3000多萬,軟件2000多萬(包括技術開發、量子計算機雲服務等)。去年有兩臺量子計算整機實現銷售,但是沒有確認整機收入,會在今年確認收入。量子計算本身是前沿技術,公司參與的祖沖之三號實現了全球領先,優越性指標刷新了全球超導量子計算機的記錄,這些工程積累和技術進步可能會幫助公司未來獲取更多量子計算業務訂單。
Q6:一些商業客戶(比如銀行、電力等),對量子計算相關的投入有加大嗎?阿里、字節等雲服務商有沒有一些量子計算方面的投入?
在國內,量子計算的大客戶目前還是高校院所居多,而不是商業企業。對於氣象、金融、電力等行業,有一些適合量子計算的場景,可以接入國盾的量子計算雲平臺,使用機時服務等,共同推動應用探索,推進商用化進程。目前,從雲服務商角度來說,中國電信(中電信量子集團)的"天衍"量子計算雲平臺用的是公司的產品,也接入了國家超算中心。國內其他一些雲服務商尚未採購量子計算機,主要也是因爲量子計算還處於產業早期。結合海外量子計算上市公司發佈的情況看,除了軍方、一些大型企業比如寶馬、波音,還有製藥公司,都有投入部分資金用於量子信息技術的研發,這個也會成爲趨勢。海外客戶更多也是選擇雲量子計算雲平臺的機時服務。
交流過程中,公司嚴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