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望表現積極!券商前瞻全國兩會

近日,多家券商分析師推出研報,對今年的全國兩會進行前瞻。分析師普遍認爲,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或定在5%左右,財政政策方面會更加積極有爲,其中新質生產力與消費相關支持措施備受關注。

分析師指出,歷史上資本市場在兩會前後可能表現相對積極,關注政策預期帶來的結構性機會。當前A股市場環境和投資者情緒均偏積極,兩會前後A股市場有望保持平穩態勢。

整體來看,券商分析師普遍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或定在5%左右,財政政策方面會更加積極有爲。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計,2025年我國GDP增速目標爲5%左右,CPI增速目標爲2%左右。爲實現經濟的進一步回升向好,宏觀政策需要更加積極有爲。財政政策方面,2025年赤字率或將提高至4%左右。貨幣政策方面,預計將延續“適度寬鬆”的政策基調,降息降準空間仍存,落地時點或將在兩會後至二季度。

西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邊泉水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預計財政政策擴張力度加大、發力靠前。他還提到,今年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進一步支持“兩重”建設、“兩新”工作;增加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

“2025年爲‘十四五’收官及‘十五五’規劃的承啓之年。‘十四五’期間部署的重點工程項目、目標的完成情況有望受到較高關注。”中金公司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稱。

記者注意到,近日民營企業座談會的召開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民營經濟”也成爲不少分析師兩會前瞻的高頻詞。

“民營企業座談會結束,但政策還在繼續發酵。這一次座談會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科技創新政策從由私營企業主導的‘自下而上’式、逐步切換爲由中央主導的‘自上而下’式,這也意味着座談會結束後,還會伴隨着部委和地方響應、出臺政策措施、落實政策措施等傳導鏈條。”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陶川談到。

“座談會後,預計後續會有更多相關的支持政策細節出臺,具體的政策實施和清晰的政策指引對重振企業信心至關重要。”瑞銀也稱。

此外,隨着近年中國科技創新的不斷突破,新質生產力的建設與培育相關政策也備受期待。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周彭分析稱,新質生產力的建設可能是財政加碼重點發力方向,尤其是相關的基礎設施投資。從地方兩會的通稿來看,各地對於新質生產力的建設非常重視,把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作爲穩增長、促發展的重要手段。

中金公司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也稱,解決“卡脖子”難題,加快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前沿技術突破和應用推廣,無人駕駛、低空經濟、數字經濟、人形機器人、6G等未來產業將是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國聯民生證券策略首席包承超指出,地方兩會是全國兩會的前奏,預計全國兩會將在緊緊圍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延續地方兩會政策的基礎上設定目標。從地方兩會來看,產業政策成爲地方兩會重要議題,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和綠色轉型備受關注。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融合、綠色轉型發展等受到高度關注,東部地區重點投資新基建等,中西部地區則側重於“西電東送”、特高壓、新能源基地等。

瑞銀預計,兩會將強調深化一些關鍵領域的結構性改革,包括促進科技創新和提升研發投入、強調推進人工智能發展及其應用、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整治行動等。

除了推動科技崛起以外,提振消費相關支持舉措也被不少分析師所期待。

包承超認爲,在促進消費方面,預計2025 年兩會有望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羣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

邊泉水分析稱,大力提振消費,消費增速有望加快。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今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首位。今年將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力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將更多家電產品和手機等數碼產品等納入補貼範圍。

陶川也認爲,除了“抓科技”之外,消費這個“後手棋”已備好。除了“惠民生”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刺激消費政策還開始強調科技消費、新型消費(如“人工智能+消費”),這也將成爲未來消費的一大亮點。

對於A股市場,李求索認爲,歷史上資本市場在兩會前後可能表現相對積極,關注政策預期帶來的結構性機會。從歷年情況來看,兩會前後A股和港股市場往往都有不錯的表現,涉及兩會政策預期的板塊或行業表現通常更爲亮眼。

“當前A股市場環境和投資者情緒均偏積極,不必過於擔憂外部事件性因素對風險偏好的衝擊,兩會前後A股市場有望保持平穩態勢。”李求索稱,我國AI技術進步引發高度關注,產業層面進展不斷,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價值重估的討論升溫,科技股交易活躍度顯著提高;此外,近期公佈的部分金融、經濟數據顯示宏觀基本面也在溫和修復。

在配置上,李求索認爲,結構上,兩會期間重點關注可能受益於政策預期以及中長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行業和主題。科技成長板塊(圍繞AI和機器人兩條主線)或仍是熱點,但當前TMT板塊交易擁擠度較高,需關注行情擴散和“高切低”效應。其次,關注政策邊際變化潛在有支持的順週期領域,包括基建、地產穩需求相關產業鏈(建築、建材、家電等)、券商等可能有階段性機會。第三,國企改革、併購重組等相關政策支持領域。

信達證券認爲,股市上,建議關注消費板塊和生物製造板塊。3月份全國兩會是傳統上的政策密集出臺期,有可能爲股市行情演變創造新的契機。消費和科技作爲2025年政策重點支持領域,可能亦是資本市場的兩條主線。工資機制、收入分配的改革有望成爲消費板塊上漲的觸發器,服務消費(包括文旅、健康、體育、養老、托幼、家政、數字、綠色等)值得重點關注。科技板塊上,繼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之後,生物製造亦有可能成爲重要風口。

東興證券策略分析師林陽認爲,兩會行情有望提前展開。兩會熱議的主題往往很快投射到 A 股熱點中來,市場往往以農業開場,預計在大科技和消費上仍舊有諸多討論話題。林陽表示,除了大科技之外,他非常看好消費板塊,雖然短期消費板塊比較低迷,但消費是經濟復甦的重要抓手,消費股的崛起是必然。目前消費股位置的性價非常之好,可以從容佈局大消費板塊,這是今年預期差最大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