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前瞻兩會政策着力點:關注新質生產力、內需復甦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及宏觀政策如何定調?資本市場將有哪些投資機會?

近日,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多家券商陸續發佈前瞻,就全國兩會宏觀政策發力點、全年產業重點部署方向以及資本市場投資主線等市場重點關注內容進行解讀。

機構預計,2025年宏觀政策仍將保持積極態勢,政策發力重點集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消費與民生以及資本市場改革等幾大領域。A股未來走勢可能表現相對積極,關注政策預期帶來的結構性機會。

機構預計宏觀政策保持積極

宏觀層面,機構普遍預計,2025年我國GDP增速目標爲5%左右,CPI增速目標爲2%~3%左右。財政政策將保持積極態勢,貨幣政策延續“適度寬鬆”的政策基調。

“地方兩會對全年經濟形勢判斷仍然比較謹慎,短期資本市場的表現可能並不會改變兩會對全年經濟仍有下行壓力的判斷。”中金公司研報分析,從各地公佈的經濟增速目標看,2025年較2024年上調、持平和下調的地區分別有1個、15個和15個,整體加權平均的增長目標爲5.3%(2024年爲5.4%)。通脹目標方面,多數省份將CPI通脹目標從“3%左右”調整至“2%左右”。

中信證券明明團隊預計,大多數年份,北京、上海設定的經濟增速目標與最終的全國增速目標較爲接近,以此來判斷2025年全國的經濟增速目標可能爲5%左右。各地CPI目標普遍下調至2%左右,預計2025年全國CPI目標也將從過去幾年的3%左右下調至2%左右。

西部證券則表示,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和地方兩會的加權平均增長目標,預計2025年全國經濟增長目標可能設定爲5%左右。這一目標既符合我國2035年人均GDP遠景目標的要求,也將爲實現“十四五”時期各項目標奠定基礎。同時,物價目標有望更具剛性,CPI目標可能維持在3%左右,以確保經濟的穩定運行。

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方面,中信證券明明團隊表示,2025年赤字率或將提高至4%左右;新增專項債規模或將增加至4.2萬億~4.5萬億元左右。貨幣政策方面,兩會及政府工作報告中對貨幣政策將延續“適度寬鬆”的基調。

“但考慮到近期穩匯率及防風險訴求下的緊資金狀況,以及CPI、信貸等數據超預期,顯示基本面修復的背景下,短期內或難迎來降準降息等總量寬貨幣操作,落地時點可能會在兩會後至二季度。”中信證券明明團隊稱。

重點關注科技、消費及資本市場改革等

從政策發力點來看,機構關注重點集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消費與民生以及資本市場改革等幾大領域。

其中,新質生產力的建設可能是重點方向,科技創新綜合投入增速會得到保障。中金公司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和大國關係,解決“卡脖子”難題,加快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前沿技術突破和應用推廣,無人駕駛、低空經濟、數字經濟、人形機器人、6G等未來產業將是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科技創新依然受到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可能加速。”西部證券分析,2025年各地公佈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普遍重視“人工智能”發展,積極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此外,DeepSeek的崛起不僅提振國內市場信心,也將促進國內人工智能產業尤其是人工智能應用的發展。

同時,機構預計,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也將是政策的重要着力點。西部證券預計,隨着財政政策力度加大,2025年名義GDP增速可能回升,消費增速有望加快。政府可能出臺購車補貼、家電以舊換新等措施,以促進消費市場的復甦。政策也將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房地產對經濟拖累可能減輕。

“擴大消費的舉措或來自供需兩端,專項債對服務消費供給的支持或有所提高。”中金公司表示,除了已經發布的以舊換新政策以外,有十餘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在社保方面適度發力。從供給端來看,對消費的支持還來自擴大服務消費供給,包括將衛生健康、養老托育的項目納入了專項債可用作資本金的範圍。除此以外,各省還針對當地特點以及消費發展的新趨勢等,在消費場景、消費業態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支持舉措。

資本市場改革同樣受到市場關注。2025年初,六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爲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了制度保障。“兩會期間,政策可能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1+N’制度體系,推動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中金公司表示。

未來A股走勢將如何?

全國兩會作爲重要政策窗口期,A股市場投資機會以及未來表現也受到投資者諸多關注。

“歷史上資本市場在兩會前後可能表現相對積極,關注政策預期帶來的結構性機會。”中金公司分析稱,2025年,政策預期將爲市場提供信心,推動市場整體向上。從歷史數據來看,A股市場(上證綜指)在兩會前一個月和後一個月的平均表現分別爲2.8%和4.6%,港股(恆生國企指數)分別爲1.6%和5.0%。

從板塊機會來看,機構普遍關注科技板塊、內需復甦等領域投資機會。中金公司認爲,兩會期間重點關注可能受益於政策預期以及中長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行業和主題。其中,科技成長板塊(圍繞AI和機器人兩條主線)或仍是熱點,但當前TMT板塊交易擁擠度較高,需關注行情擴散和“高切低”效應。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表示,A股市場受益於春節後成交量的回暖,以及中國AI科技領域進展帶動的情緒走強,泛科技領域持續領漲。不過,情緒過熱時題材的波動性容易上升,在板塊快速輪動之中,投資者需關注組合防禦性。

“預計投資者對兩會的政策預期也伴隨市場的轉暖持續恢復,但經濟的復甦仍有待觀察,兩會後市場將逐漸面臨上市公司財報、開工、出口和消費等高頻數據的驗證,長期趨勢性走強有賴上述指標的趨勢性轉暖。”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