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算力新生態 運營商這樣佈局

8月22日至24日,2025中國算力大會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行。大會圍繞“強鏈補鏈,構建算力新生態”“算力注智,激發產業新動能”兩大主題,作爲建設網絡強國、科技強國、數字中國和維護網信安全的主力軍,四大通信運營商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出席,共商築優算力生態、推動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之策。

在大會上,中國電信以第一科技“息壤”爲核心,構建完成智能雲體系,基於雲網融合提供“算力+平臺+數據+模型+應用”一體化的智能雲服務,通過智能調度技術整合全國異構算力資源,實現跨地域、跨服務商的算力高效調配。

用戶可通過算力市場選擇、購買、開通算力資源,通過應用市場訂購併匹配對應資源,還能在線體驗預置模型服務、調用API接口,讓調用算力像使用水電般便捷,爲千行百業智能化轉型提供算力支撐。

此外,中國電信依託“靈澤2.0”平臺構建“山西省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平臺”,實現了山西省數據確權和可信流通,通過“息壤”整合算力資源,大同與京津冀樞紐節點毫秒級時延互聯,助力山西在算力轉型發展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中國移動在業界率先提出算力網絡理念,其中算網大腦作爲算力網絡的智能中樞,向下納管多要素資源,向上提供任務式服務。目前,中國移動算網大腦深度融合AI升級,全量納管現網超80EFLOPS多樣化算力,以及超25萬個網絡鏈路資源。

在大會上,中國移動重磅發佈了算網大腦3.0,中國移動算力網絡全面進入算網智腦時代。中國移動、之江實驗室、百度等國內數十家運營商、互聯網企業、芯片廠商、服務器製造商及科研院所,啓動了智算開放互聯OISA生態共建戰略合作,併發布OISA 2.0協議。

算網大腦3.0突破了算力體系發展核心技術瓶頸,全面升級智能中心,打造了1個指揮智能體、N個專家智能體的兩層協同架構,通過指揮智能體深度理解與智能解析用戶意圖,可精準調度多個專家智能體。

此外,中國移動攜手產業夥伴在大會期間發佈了國內首個“芯合”異構超融合綜合適配平臺,以“芯片+平臺+認證+服務”四位一體新模式,提供軟硬件產品的適配、遷移、測試、認證等服務,全面助力我國智算上下游有效銜接。

中國聯通則聚焦算力網絡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中國聯通標準機架總規模突破100萬架,在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東數西算”樞紐節點和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了百兆瓦級超大單體數據中心。

在寧夏和內蒙古等地,中國聯通探索佈局支撐超十萬卡集羣的超大規模的吉瓦(GW)級園區,承擔國家人工智能重大任務,建設自有和可支配的算力規模達到33Eflops。

在大算力方面,中國聯通實現海量集羣的智能協同,打造了雙萬卡智算集羣,訓推資源池超300個,以算效爲核心,開展“算力編排”。“星羅”平臺已在內蒙古、河南、天津、上海、北京等多地應用。

中國鐵塔正着力推動“通信機房變數據機房”,構建邊緣算力數智底座,持續融入公共算力體系,提供邊緣基礎設施共享、邊緣算力共享、邊緣智能計算等多樣化產品和服務,推動實現算力普惠化供給、集約化利用和場景化落地。

目前,中國鐵塔依託210萬鐵塔站址、100萬座機房,一流的平臺、算法,連續穩定的電力保障,可靠的網信安全和專業化運維,構建“位置+計算+電力+安全”的資源稟賦和能力優勢。

當前,人類社會正從“信息時代”邁向“智能時代”,算網基礎設施作爲加速這一進程的核心引擎,正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交相輝映,已成爲推動全球數字經濟增長和人類社會智能升級的新動能。與會專家表示,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推動了算力產業爆發式發展,算力基礎設施正加快向全棧適智化升級,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多元,產業生態加速重構。

(經濟觀察網 李強/文)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