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構建異構算力新生態 破解智算成本難題
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曹鵬
證券時報記者 嚴翠
隨着年初國產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大模型技術正加速滲透千行百業,但算力資源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2025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關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提交了一份關於“推進異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
曹鵬聚焦大模型應用落地中的算力門檻、技術複雜性與成本高等問題,提出從自主可控的異構算力基礎設施升級、智能體創新應用、算力資源共享機制等方面破局,爲實體經濟智能化轉型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的解決方案。
“當前,企業落地AI應用過程中,面臨兩大困境:一方面,GPU等高性能算力成本高昂,且系統互不兼容,造成顯卡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安全和效率很難兼顧,擔心數據泄露的同時,又怕推理速度耽誤業務進度。”曹鵬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對此,曹鵬建議,建設全國一體化的異構算力基礎設施,通過統一調度多元算力資源,打破地域與架構壁壘,從而降低智算成本,讓企業都“用得起”。
據曹鵬介紹,近期京東雲推出了八大智算產品,其中vGPU AI算力平臺,能夠實現異構算力的智能調度:一邊自動分配多元算力,實時響應業務需求,把GPU利用率提上來;另一邊創建全生命週期AI開發環境,開箱即用,大幅壓縮大模型訓練週期。“目前,這個平臺支持企業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等20多個場景,精細化管理千卡AI算力集羣,預計1年內,省下的算力相當於一兩座數據中心的算力。”
如何讓算力從“稀缺資源”變爲“普惠服務”?曹鵬提出“鏈主企業+雲平臺”的共享模式:鏈主企業和雲平臺開放智算配額,向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智算服務,將先進技術通過產品化、平臺化、普惠化地對外開放,降低應用和部署門檻,打造開箱即用的產品服務,在產業場景中發揮價值。
基礎設施方面,除了算力之外,曹鵬還強調了存儲的重要作用。據《金融行業先進AI存力報告》,在同樣的GPU算力規模下,存儲性能的高低可能造成模型訓練週期出現3倍的差異。“只有存儲與算力協同並重,才能在降低能耗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系統性能,助力智算進一步普及。”曹鵬表示。
對於大模型的落地,他認爲,如何平衡極致性能和極致性價比,是大模型落地的關鍵,當下智能體作爲大模型最輕量化的落地形式,已成爲大模型落地的熱點。曹鵬建議,要抓住這輪大模型發展的契機,鼓勵企業在實際業務中探索智能體、應用智能體,推動智能體技術與各行業深度融合,以加速產業轉型和智能化進程。
據瞭解,目前京東自有的多場景中,已落地超1萬個智能體,累計提升人效上億元。基於此,京東雲作爲京東集團對外輸出技術與服務的核心平臺,根據京東智能體實戰經驗,總結出五大核心場景:協同辦公、專業助手、客戶服務、營銷推廣和數據應用。“這些場景已在京東內部發揮巨大業務價值。”曹鵬說。
在人工智能競爭全球化的背景下,曹鵬提案將技術突破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爲算力普惠化提供了切實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