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定義算力新範式,山高控股(00412.HK)“電算一體”構建數字經濟生態圈
8月24日,2025年中國算力大會落下帷幕,“綠色低碳”和“智能敏捷”成爲高頻關鍵詞,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正在重塑算力基礎設施,而算力的進化又反向推動AI邁向新的高度。電算協同成爲時代之需,多項與“算電協同”相關的技術和規劃密集發佈。
《2025算電協同技術白皮書》系統剖析了算電協同的背景、架構、技術和場景,爲數字經濟與能源革命融合提供路徑;中國移動發佈“算網大腦3.0”引入AI大模型管理AI算力。從“簡單拼湊”跨向“智能協同”,中國算力產業正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化,對AI新基建的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也爲具備前瞻性佈局的企業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山高控股(00412.HK)憑藉“電算一體化”超前佈局,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提供穩定、可靠、高效的綠色算力供給,順利完成從產業投資者到AI時代“綠色算力基建生態構建者”的戰略躍遷。
從產業投資到“綠色智算供給者”
相對前段時間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火爆市場的AI大模型和終端應用,此次算力大會更往底層延伸,是AI產業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的全面盤點。
據算力大會消息,國內算力規模位已居全球前列,算力產業的“含綠量”持續提升。PUE也就是電能利用效率,一直是服務器企業、算力中心重要的數據之一。PUE越低,算力中心能耗就越低,也就越省錢,越綠色低碳。數據顯示,中國算力中心平均PUE已降至1.42,並已創建246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爲推動產業升級、實現“雙碳”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
大會上,工信部強調,要持續加強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升算力資源使用效率,推動算力網絡“點、鏈、網、面”體系化高質量發展。
中國算力產業正在加速從規模競賽轉向綜合實力的比拼,誰能提供更優質、更綠色的算力,誰就將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在此次大會所揭示的算力行業未來圖景下,山高控股超前佈局的“算電協同”發展模式價值加速顯現。
2021年以來,山高控股以“產業組織者”的角色,推進戰略佈局:在能源端,通過控股山高新能源,掌握了龐大而穩定的綠電資源,其風光總併網容量超3.7GW,在2024年獲取了過往以來最大規模的新能源開發指標;在算力端,戰略入股老牌IDC廠商世紀互聯,鎖定了數字新基建的核心載體,後者擁有超5萬個城市型機櫃和G瓦級AIDC旗艦基地。
完成初期產業投資後,2024年,山高控股和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世紀互聯三方合同,共同推動烏蘭察布“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落地,構建“就近發電-就地消納”的創新機制,爲AI高密度智算需求提供穩定、低成本的智能底座。該項目不僅能有效抵禦電網消納不足帶來的限電風險,更在降本增效方面成效顯著。
中泰證券研報數據,項目投產後,烏蘭察布數據中心PUE值將降至1.15,較行業平均水平優化23%。此外,經濟效益亦不容小覷,中泰證券測算,未來若100%供電於規劃中的三期1GW數據中心,預計每年增量經濟效益將高達13億元,展現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此前,包括北京、上海、新加坡和美國弗吉尼亞州在內的多個地區,均對數據中心的PUE和綠電消納比例提出了明確要求,不符合標準的新項目將難以備案或獲得擴容。
在監管紅線收緊的當下,該項目爲行業提供了一份具備“合規通行證”的解決方案,被列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算力電力協同典型案例集》,併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低碳示範項目清單,爲全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樣本。
產業延伸與AI基建雙線並進,構建AI生態
在成功打造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綠色算力供給模式後,山高控股並未止步,而是通過一系列積極且具有戰略協同效應的動作,將自身的產業邊界從基礎設施提供者向AI生態構建者拓展。
2025年5月,山高控股母公司山東高速集團與華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山高控股作爲合作核心承載方,將發揮其電算一體化的產業優勢,提供算力基礎設施及新能源底座,協助集團與華爲攜手開發“零碳智慧園區”,並在車路協同、智能駕駛大模型等智慧交通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中泰證券認爲,基於華爲豐富多元的業務生態,合作將爲山高控股電算一體化的產業協同帶來廣闊的應用空間。華爲的芯片、服務器及雲計算平臺,山高控股旗下的新能源+算力,再疊加山東高速集團的公路資源,涵蓋從底座基建到場景的AI全生態。若以此類推,能夠聚攏更多中國科技企業組成中國算力聯盟,無疑將成爲主導本土AI基建新標準的重要力量。
6月,山高控股子公司世紀互聯宣佈,在烏蘭察布規劃建設總規模高達10GW的綠色智算集羣,體量相當於全球最大數據中心聚集地美國弗吉尼亞州總負荷的兩倍,且具備能源結構革新、技術突破和市場化運營等核心優勢。
8月26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強化8項基礎支撐能力,智能算力統籌赫然在列。山高控股再次走在了市場前列,
山高控股再次以超前的戰略卡位走在市場前端,成爲AI新基建和數字經濟生態的核心組織者和構建者,在國家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宏大背景下,通過整合綠色能源和AI算力,扮演着“產業建築師”的角色。
產融結合,鑄就新質生產力典範
以金融業務起家,山高控股在推動產業控股轉型後,不僅在實體產業端深耕細作,構建起“電算一體化”的堅實底座,更發揮金融領域創新優勢,爲電算一體化戰略提供了高效的資本“活水”支持。
8月21日,山高控股成功發行香港首個企業票據代幣化產品,總額爲4000萬美元,在香港數字資產集團HashKey Chain上部署。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認爲,代幣化票據的成功發行是一次先行嘗試,山高控股未來將推動旗下更多優質資產上鍊,與當下的電算一體“雙劍合璧”,形成電算底座+AI生態“雙循環+雙賽道”的戰略發展模式。這爲此前佈局的AI基建,引入了更高效、更全球化的資本“活水”,有力保障了其戰略規劃的加速實現。
無獨有偶,去年12月,山高控股推出了國內首支數據中心Pre-REITs基金。這些先行嘗試,通過金融創新引入低成本融資、對接基建場景等方式,將山高控股的金融能力與產業運營打通,形成正向循環。
借力國家“雙碳”戰略和AI產業發展的東風,山高控股完成了從投資者到“產業建築師”的角色轉變,成爲中國電算一體行業領軍者,並再次卡位金融數字資產賽道。以產業端和金融端的雙重加持,完成“AI算力+數據資產+場景應用”的數字經濟生態圈佈局。德邦、中泰等券商一致認爲,山高控股模式的稀缺性,使其有望成爲中國AI基建領域的核心龍頭,爲破解全球AI能源挑戰貢獻一份“山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