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e法耀隴原丨張掖甘州:“綠色檢察”守護綠水青山
奔流新聞訊 地處國家“兩屏三帶”主體功能核心區的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是祁連山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甘州區人民檢察院創新構建“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多元化協作”生態修復模式,爲築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貢獻檢察力量。
張掖生態地位特殊,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6%的面積在其境內,黑河穿境而過形成61.8萬畝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對特殊的生態使命,甘州區檢察院聚焦破壞生態環境資源類案件,探索出一條生態司法修復新路徑。
2021年,該院聯合區法院、公安分局、林草局及青綠林草投資公司,在黑河林場建立涉林案件補植補造基地。通過簽訂代爲履行協議、繳納修復費用等方式,有效解決了違法行爲人“無處種樹、管護難、成活低”等實際問題。
“由臨澤縣公安局偵查終結、我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田某林濫伐林木一案。被告人田某林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林木248株,立木蓄積41.5282立方米,數量較大,其行爲已構成濫伐林木罪。”甘州區檢察院幹警李文娟介紹,在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期間,按照1株樹20元×3倍的標準,田某林繳納補植補造費用14880元。案件起訴至法院後,因被告人自願認罪認罰,且積極繳納補植補造費用,法院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2萬元。目前,甘州區青綠林草投資公司在黑河林場涉林案件補植補造基地已代爲補植苗木500餘畝,實現了懲治犯罪與生態修復的雙贏,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我們打造的不僅是生態修復基地,更是法治教育基地。”甘州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生態修復補植補種基地”集懲治、教育、修復爲一體,旨在落實違法者的環境修復責任,對違法單位和個人起到震懾、教育效果。同時,持續深化“綠色檢察”實踐,加強部門協作,推動生態修復基地實質化運行,切實迴應人民羣衆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
首席記者 張鵬翔 實習生 沈嶸娟
責任編輯:張軍
來源: 奔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