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e法耀隴原|推開“一扇門” 化解“萬家憂”——酒泉肅州創新“全鏈條”社會治理模式觀察

在酒泉市肅州區,羣衆有了矛盾糾紛,只需走進綜治中心一扇門,就能找到說法——這是當地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生動註腳。作爲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社會治理百強縣”的地區,肅州區以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爲突破口,探索出一條“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基層治理全鏈條升級”的創新路徑,交出了一份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肅州答卷”。

8月22日上午,由中央網信辦、司法部指導,甘肅省委網信辦等13家單位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e法耀隴原”2025年全國網絡普法行·甘肅站採訪活動走進肅州區綜治中心,金牌調解員王曉英正在調解一起物業糾紛。

“很多事情並不完美,但是我們得想辦法解決。”王曉英勸導雙方奔着解決問題的心態來平息矛盾。

樓下住戶因爲樓上住戶家漏水苦不堪言,樓下住戶認爲,樓上住戶漏水一直沒修好,和物業管理公司不作爲有關,遂兩年來未繳納物業費,由此形成矛盾。

王曉英說,別看這個矛盾在綜治中心一會就調解了,在這背後是她一次次給雙方打電話瞭解訴求,走進現場查看實際情況。

“物業把漏水修好,樓下住戶按照70%的標準繳納物業費。”對於這個調解結果雙方都能接受。

“漏水的問題已經解決了。物業費他們也打折了,對這個調解結果我比較滿意,今後不用再爲這事心煩了。”樓下住戶說道。

“都和解了,那就握個手吧,大家以後還要相處。”王曉英建議大家握手言和,一個矛盾完美解決。

司法調解,只是肅州區綜治中心服務羣衆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肅州區高標準打造區級綜治中心,推行常駐、輪駐、隨叫隨到、工作聯動四種模式,統籌公檢法司等11個部門102人常駐,衛健、市場監管等11個部門24人輪駐,整合調解、仲裁、訴訟等8種解紛方式,實現“一扇門受理、全鏈條解決”。如今,中心日均現場受理矛盾糾紛40件,月受理量超過去年全年總量,“有矛盾找綜治中心”已成爲羣衆共識。

面對疑難複雜矛盾,肅州區創新建立聯調會議機制,賦予綜治中心牽頭召集權限,即時調度政法幹警、行業調委會、律師、心理諮詢師等力量聯合攻堅。中心組建的“五位一體”金牌調解團隊,打破“坐堂等案”傳統,主動“上門問診、靶向化解”,今年已成功調解30餘件重大糾紛,涉及賠償金額超500萬元,化解率和羣衆滿意度顯著提升。

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肅州區同樣打出“組合拳”:通過未成年人關愛服務中心開展維權保護、心理輔導,成立司法保護宣教聯盟,落實法治副校長和315分鐘校園法治教育機制;區、鄉鎮街道社區兩級綜治中心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將未成年人保護納入網格化管理,強化家校社聯動。今年上半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數和人數同比分別下降58.1%和51.3%,數據背後是“教育爲主、懲戒爲輔”的治理理念落地。

基層治理能力的提升,更離不開網格化服務的深化。肅州區將760名社區工作者納入專職網格長隊伍,由綜治中心統一管理,化身“平安前哨”每日排查矛盾、管控重點、宣傳法治,實現“小事網格辦、大事中心統”。同時創新“四網融合”模式,298名政法幹警和律師定期下沉網格,牽頭開展糾紛化解、治安管控和普法宣傳,推動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躍升。數據顯示,全區網格累計化解矛盾糾紛3.6萬件,成功率達92.5%;法院萬人成訴率和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數分別下降11.4%和7.4%,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別下降30.4%、5.8%,治安形勢持續向好。

從“多頭跑”到“一扇門”,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肅州區以綜治中心爲樞紐,用法治思維重構社會治理體系,用創新實踐破解治理難題,用數據成效迴應羣衆期待。這份“百強縣”的煉成密碼,正藏在每一個“矛盾化解在基層、服務送到家門口”的細節之中。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宋芳科 程健

責任編輯:黃璐

來源: 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