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肅民勤:追着風沙走 種下青綠夢
初春時節,一排排挺拔的梭梭樹苗在寒風中傲然挺立,彷彿一個個堅強的哨兵,守護着甘肅民勤縣這片飽受風沙侵襲的土地。
來自北京的大學生張雨欣指着掛有自己網名吊牌的梭梭樹苗,興奮地說:“才兩年,沒想到我種的梭梭長這麼高了。我相信只要人人獻上一份綠,沙漠定能變綠洲!”
張雨欣是衆多參與民勤梭梭林種植的大學生志願者之一。近幾年來,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奔赴民勤縣,在甘肅青梭發展中心執行主任馬俊河的帶領下,挖坑、放苗、填土、回踩,植樹栽綠,用實際行動參與這場與風沙的搏鬥。
民勤縣位於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下游,東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包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民勤長期面臨風沙的威脅。爲了子孫後代和綠洲的永續發展,民勤早在1950年就舉行了萬人誓師大會,吹響了向沙漠進軍的號角。
治沙老英雄石述柱是民勤治沙史上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風沙肆虐的民勤縣宋和村,曾目睹莊稼被風沙掩埋、顆粒無收的慘狀。爲了治理沙害,他主動請纓,組建青年治沙突擊隊,幾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在治沙一線,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豁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誓言。
如今,新一代的治沙人接過了接力棒。“80後”馬俊河放棄了在外發展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紮根沙漠,栽植梭梭,並通過網絡號召更多人加入治沙事業。而“95後”大學生仲麟畢業後回到家鄉,不僅種植梭梭,還摸索出一條“產業+電商”的致富途徑,爲家鄉的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民勤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僅牽動着當地人的心,也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社會各界人士將目光投向了這片飽受風沙煎熬的土地,他們從四面八方奔來,在青山、四方墩、沙嘴墩等風沙肆虐的地方種下一株株梭梭苗,同時也種下了綠進沙退、沙漠變綠洲的美好希望。
今年,以“請到民勤種棵樹”爲主題的“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創新模式,將民勤的生態保衛戰推向了新的高潮。2月17日,全國各地大學生、青年志願者在“請到民勤種棵樹”活動的感召下,不約而同來到民勤縣昌寧鎮昌寧村東窯沙窩,與當地村民迎沙而上,揮灑青春汗水,播種綠色的夢想與希望。
截至目前,民勤縣已在408公里的風沙線上建成長達300多公里的防護林帶,實施人工造林23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3%提高到如今的18.28%。這一可喜的變化不僅是民勤人民不屈信念的歷史見證,也是“三北防護林”工程取得階段性勝利的縮影。
記者 尚傑 王冰雅 通訊員 富承璘
責任編輯:宗成賢
來源: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