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閩侯:創新“四變”工作法 激活健康服務新動能

近年來,福州市閩侯縣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黨對衛生與健康工作的領導,通過深入實施新時代“堡壘工程”,創新推出“四變”工作法,有效提升衛健系統黨員隊伍教育培訓質效和健康服務水平,爲“健康閩侯”建設注入強勁紅色動能。

變被動學爲主動做,在服務實踐中擴大黨員參與。聚焦解決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吸引力不強問題,創新打造“健康守護先鋒行”特色黨建品牌,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嵌入社區義診、健康宣教、急救普及、應急演練等實踐場景,打破“聽報告、學文件”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幅提升黨員參與積極性,推動組織生活與健康服務深度融合,實現黨員服務羣衆“做中學、學中做”。全縣衛健領域黨組織黨員活動平均到會率由60%提升至90%以上,推動服務實踐與黨性錘鍊同頻共振。

變單一學爲融合行,在業務實踐中提升服務實效。着力破解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現象,堅持將黨員幹部的思想淬鍊、政治歷練與實踐鍛鍊、專業訓練一體化謀劃、一體化推進。充分發揮黨支部橋樑紐帶作用,建立校地合作機制,積極搭建平臺,聯動省內外醫學院校及附屬醫院,通過邀請專家授課等“請進來”與選派骨幹進修等“送出去”雙向賦能,累計培訓骨幹醫護265人次,引進呼吸等醫學專家團隊,成功開展支氣管鏡介入治療等新技術2項,獲評國家級獎項1項,推動黨性修養與技術水平同步強化。同時,緊扣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主線,組織“踐行醫者初心使命”專題研討16場,碰撞思想火花,成功推動12項新技術、新項目落地應用,有力促進了黨員幹部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爲攻堅克難、服務患者的實際行動。

變封閉學爲開放講,在傳播實踐中密切黨羣關係。主動適應信息傳播新趨勢和羣衆健康新需求,深入開展“黨旗飄揚,健康護航”行動,創新構建“黨建+互聯網”融合傳播矩陣,鼓勵衛健系統黨員幹部率先垂範,運用線上直播、短視頻、精準短信推送、社羣互動等多元化、立體化手段,將晦澀的專業醫學知識轉化爲羣衆喜聞樂見、易於理解的“家常話”“明白紙”,累計推送健康科普信息1.5萬餘條,單場直播最高觀看4800人次,創下縣級健康科普傳播新紀錄。在直面羣衆、迴應關切的過程中,幹部隊伍政策解讀、知識轉化與公衆溝通能力得到系統性錘鍊,推動健康服務模式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重點民生項目知曉率提升35%,黨羣關係在健康知識的有效傳遞中更加緊密。

變零散學爲常態抓,在機制實踐中鞏固教育成果。着眼於構建長效機制,固化教育服務成果,實施“紅醫健康直通車”行動,依託“千名醫師下基層”“聯合病房”等機制,制度化、常態化推動縣級優質醫療資源持續下沉,全縣累計下沉骨幹265人次至14家基層分院,通過“聯合病房”收治患者716人次,基層網底持續夯實。創新組建“健康網格”先鋒隊,整合縣級專家、家庭醫生、村醫和網格員力量,動態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實現重點人羣“一人一檔”全覆蓋。依託“健康網格”,優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簽約服務與規範隨訪流程,提升慢病管理效率,全縣重點人羣簽約率達92%、履約率100%,確保教育成效轉化爲可持續的服務動能。(閩侯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