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費率基金又來了!已經成立的第一批怎麼樣了?哪些寶藏基金經理值得關注?
文/李蕾
8月4日,第二批12只浮動費率基金中的3只啓動發行。
作爲公募行業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探索,浮動費率產品一經推出,就引發了市場對費率機制與投資業績關聯性的廣泛討論。浮動費率模式作爲一種激勵約束機制,旨在通過與業績掛鉤的方式,促使基金經理更積極地管理資產,提升投資回報率。從首批26只產品發行情況看,合計募得近260億元,初步得到市場認可。
當然,費率機制的調整隻是外因,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纔是決定基金業績的關鍵內因。通過首批浮動費率基金各家公司派出的戰將也可窺探,歷史超額表現穩定性較高、風控能力突出、有一定絕對收益導向的基金經理或更適合擔當此任。
例如,華夏由16年證券從業經驗老將王君正掌舵,東方紅則派出15年投研老將周雲出戰,易方達則派出深受機構青睞的劉健維上場,南方由財務專家李錦文掛帥,而工銀瑞信則交由追求攻守兼備的郭雪松擔當。
事實上,在浮動費率機制將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利益更緊密捆綁的邏輯下,這些寶藏基金經理的實踐爲行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察窗口:當市場從“規模競賽”轉向“質量競爭”,那些兼具宏觀視野與微觀定力的基金經理,如何在波動中錨定價值?而支撐這種投資表現的,除了個人能力,是否還有背後體系的託舉?從他們的投資行爲中,或許能窺見公募基金行業的進化路徑。
穿越週期的業績驗證:收益與風控的雙輪驅動
以工銀瑞信基金爲例,其旗下的浮動費率產品——工銀泓裕回報由投資老將郭雪松挑大樑。
翻開郭雪松的履歷,可以發現他的職業軌跡非常有代表性。他曾在國家統計局任職,這段經歷讓郭雪松對經濟週期有了深刻的認知基礎,宏觀視角也爲他後續的投資決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後,他在安信證券擔任高級宏觀分析師,形成了系統的行業研判框架。2018年,郭雪松加入工銀瑞信基金,並從2019年開始管理公募基金產品,現任養老金投資中心資產配置團隊負責人。這一角色讓他具備了大資金管理的視野和經驗,能夠更好地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控制,在長跑中更能脫穎而出。
以郭雪松的代表作工銀豐收回報A爲例,這隻產品自2019年9月16日他管理以來至2025年6月30日,淨值增長率達到53.89%,而同期的基準收益率、滬深300指數、萬得靈活配置型基金指數收益分別爲21.86%、-0.91%和37.31%,工銀豐收回報A大幅跑贏後面三者。這一業績不僅體現了他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適應能力,也反映了其投資策略的有效性。
例如,在關鍵市場節點的操作中,郭雪松展現出了卓越的市場把握能力。如2020年疫情衝擊下,他沒有因市場恐慌減倉,反而將股票倉位從32.74%提至39.23%,醫藥、必選消費的增持與債券久期縮短並行,既抓住了防禦性板塊機會,又規避了利率下行風險。
2021年的電力設備佈局更顯前瞻性。早在2020年三季度,他就重倉該行業,而當年申萬電力設備指數大漲47.86%,成爲組合第一大收益來源,基金全年收益11.36%,跑贏基準9.11個百分點。2025年一季度的操作則展現了靈活度:股票倉位從52.47%躍升至65.55%,醫藥生物持倉增加,把握了當年醫藥反彈行情。截至今年6月30日披露的二季報數據,該產品過去一年的淨值增長率爲18.34%,超基準10.39%,反映了其投資策略的有效性。
而在風險控制方面,郭雪松管理以來,工銀豐收回報A的最大回撤僅爲-25.12%(截至今年6月30日),顯著優於同類基金平均水平(-38.81%),近三年各時段回撤指標均處於同類前30%。這種“漲時能跟得上,跌時能扛得住”的特徵,在2022年市場下探時尤爲明顯——當滬深300全年下跌21.63%,該基金僅下跌13.19%,可能食品飲料的超配策略有效對衝了下行壓力。
不僅如此,郭雪松管理的其他幾隻代表性公募基金也是超額收益明顯。根據二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工銀銀和利近一年淨值增長率達12.33%,超越基準回報4.38%,這隻基金還憑藉中長期的優秀業績表現拿到了晨星三年期五星評級;工銀添福A近一年淨值增長率達10.68%,而同期基準收益爲4.24%,也以超越基準回報6.44%的成績,交出了一張亮眼的答卷。
傳統價值老將的投資哲學:均衡中藏鋒芒
作爲一名傳統的價值投資者,郭雪松的核心理念有兩條:一是相信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二是相信估值便宜提供的安全邊際。這種理念體現在組合管理中,便是“均衡中藏鋒芒”——既不會爲追逐熱點而偏離能力圈,也不會因過度保守而錯失機會。
例如,他格外重視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約束,這與其養老金管理經歷密切相關;同時,會根據資產的中長期風險收益情況,進行戰略資產配置;還會靈活地根據宏觀經濟、市場情況等進行戰術資產配置調整,以保持投資組合的適應性和優越性。
在工銀豐收回報A的運作中,股票倉位始終在10%~66%區間波動。2024年一季度市場反彈時,他適度增加穩定、週期類股票的持倉和分散行業風險敞口,在年初市場大幅下跌後快速調整,較好把握了反彈階段的超額收益。
這種頗具靈活性的操作在郭雪松的職業生涯中屢屢出現,使得他管理的產品在市場震盪期展現出較強的抗跌性,可謂既把握了行情又控制了波動。
而在投資策略方面,郭雪松的投資策略如同一個精密的篩選器,通過多層篩選的價值錨定,層層遞進鎖定標的。
在資產配置層面,他拒絕“擇時賭方向”,而是以“產品風險收益要求”定中樞,戰術調整做微調,踐行以合理資產配置爲基礎的均衡價值策略。
行業選擇上,堅持均衡配置,力爭實現股票資產預期的回報,同時可以控制回撤和風險。近年來,工銀豐收回報A的前十大重倉股佔基金淨值的總比重都在20%~25%之間,第一大個股佔比幾乎不會超過5%,並且分散在5~6個行業中,很好地達到了適度分散的效果。
正如郭雪松所說,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通過積極地再平衡操作,不追漲殺跌,維持相對穩定的倉位。在上漲中少量減倉,在下跌中補足倉位,則有望在波動中獲取一定的絕對收益。
而在個股篩選方面,他堅守“質量價值,價值優先”。郭雪松認爲,以低估/合理的價格買入優質公司,中長期持有,是收益的主要來源;而優質公司是能夠在當期或未來持續創造自由現金流的公司。選股的主要方法是在相對熟悉的領域,結合一定的潛在收益目標對標的未來2~3年的價值進行評估。
在他看來,更關鍵的仍然是自下而上的行業公司選擇,“即使在整體表現不佳的行業中,仍然可能找到有很強超額收益的個股”。
從個體到平臺:工銀瑞信的投研實力與生態構建
郭雪松的成功不僅是其個人投資能力的體現,更是基金公司平臺實力的縮影。近年來,工銀瑞信基金不斷提升投研能力、聚集和培養人才、優化公司管理,形成了投研平臺化、投研一體化、人才團隊化三大優勢,成爲業內領先的平臺型公司。
據瞭解,工銀瑞信基金搭建的“7大投資能力中心+4大研究板塊”體系,爲基金經理提供了堅實後盾。以郭雪松爲例,宏觀策略板塊對經濟週期的研判,幫助他在2020年精準把握貨幣政策寬鬆窗口;行業研究板塊對電力設備的深度覆蓋,爲2021年的重倉提供了數據支撐;海外研究板塊則助力他捕捉港股科技、醫藥的投資機會等等。
這種平臺化的優勢轉化爲了實打實的業績成果:根據國泰海通證券發佈的基金公司權益類資產業績排行榜數據,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工銀瑞信旗下主動權益基金近五年、近七年的絕對收益,在13家權益類大型公司中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超額收益率近五年、兩年居第一,近七年、三年居第二。
從郭雪松的投資實踐到工銀瑞信的平臺構建,勾勒出的是公募基金行業的進階邏輯:在費率改革倒逼行業迴歸本源的當下,真正的競爭力既來自基金經理對價值的堅守,更來自投研平臺對這種堅守的體系化支撐。這大概也是公募行業踐行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數據說明】
1.工銀豐收回報A的成立日期爲 2015年10月27日。郭雪松2019 年9 月16 日至今,擔任工銀瑞信豐收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該基金2020年-2024年各年度、近一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爲32.29%、11.36%、-13.19%、-4.31%、10.97、8.24%,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10.33%、2.25%、-4.50%、-0.17%、10.21%、0.89%,數據來源於基金定期報告,各年度數據來源於各年度年報,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
2.工銀銀和利混合成立於2016年12月29日。郭雪松自2020年6月11日至今擔任本基金基金經理。該基金2020年-2024年各年度、近一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爲19.32%、16.78%、-7.03%、-0.94%、11.95%、6.0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10.33%、2.25%、-4.5%、-0.17%、10.21%、0.89%。數據來源於基金定期報告,各年度數據來源於各年度年報,近一年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
3.工銀添福A成立日期爲2013年10月31日,郭雪松自2021 年2 月25日至今,擔任工銀瑞信添福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該基金2020年-2024年各年度、近一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爲7.48%、8.39%、-2.35%、-0.59%、12.34%、4.0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4.25%、4.25%、4.25%、4.25%、4.25%、2.11%,數據來源於基金定期報告,各年度數據來源於各年度年報,近一年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
4.工銀銀和利爲晨星三年期五星評級,數據來源晨星,截至2025年6月30日。
5.除工銀銀和利外,郭雪松管理的偏債混合型產品還有工銀聚安A、工銀聚益A。
6.工銀瑞信旗下主動權益基金近五年、近七年的絕對收益在13家權益類大型公司中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數據來源:海通證券,權益類基金大型公司絕對收益排行榜,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
7.工銀瑞信旗下主動權益基金超額收益近五年、兩年在13家權益類大型公司中居第一,近七年、三年居第二。數據來源:海通證券,權益類基金大型公司超額收益排行榜,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
8.最大回撤數據來自Wind,同類指萬得靈活配置型基金,最大回撤同類平均的基金分類爲投資類型(二級分類),統計週期爲2019年9月16日-2025年6月30日。
9.基金淨值增長率及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均來自基金各定期報告或託管人複覈數據,指數數據來自Wind,時間區間爲2019年9月16日-2025.06.30。
【風險提示】
基金管理人依照恪盡職守、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工銀添福A爲債券型基金,預期收益和風險水平低於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高於貨幣市場基金。工銀豐收回報A、工銀銀和利混合爲混合型基金,預期收益和風險水平低於股票型基金,高於債券型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本基金如果投資港股通投資標的股票,還需承擔港股通機制下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基金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有風險,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及更新等相關法律文件,在全面瞭解產品情況、費率結構、各銷售渠道收費標準及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