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創新浮動費率基金,正式獲批!

5月23日,首批基於業績比較基準的創新浮動費率基金正式獲批。

《每日經濟新聞》從業內獲悉,近期26家基金公司上報了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產品,各家都派出了業績老將來掌管。今日,這批產品獲證監會註冊,預計很快就會向投資者發售。

作爲《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發佈後的首批新模式浮動費率基金,這批產品擬設置三檔費率,對符合持有期要求的投資者,贖回產品份額時,管理費率主要根據產品持有期間業績表現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對比適用基準檔、升檔或降檔。

首批基於業績比較基準的創新浮動費率基金獲批

在傳出上報消息一週之後,首批基於業績比較基準的創新浮動費率基金在今日正式獲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獲悉,首批上報的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已經全部獲批,並將在近期發行。以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價值嚴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爲例,該產品擬由資深基金經理擔綱,精選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上市公司,追求分享其在中國經濟增長大背景下的可持續性增長。

事實上,前期行業內已有浮動費率機制的探索和實踐,而這批獲批產品均設置了1.2%(基準檔)、1.5%(升檔)、0.6%(降檔)的三檔費率水平,對符合持有期要求的投資者,贖回產品份額時,管理費率主要根據產品持有期間業績表現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對比適用基準檔、升檔或降檔。

具體而言,據嘉實基金介紹,與過往浮動費率產品不同,新一批全新模式浮動費率產品在費率機制上進行了重大革新。首先,管理費率掛鉤投資者持有一定時間後的實際收益情況,以及相較業績基準的表現,更強調投資者最佳利益導向,並首次將費率細化至“單客戶、單份額”維度,真正實現“千人千面”差異化;同時,明確錨定業績比較基準,激勵基金管理人不斷提升投資能力、完善投研體系,強化對長期超額收益的挖掘;第三,採用開放式運作模式,兼顧投資者長期投資與流動性管理的需求。新機制下的“新基金”對各家基金公司的綜合運營和平臺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瞭解,浮動費率機制將管理費與業績比較基準掛鉤。對此,南方基金指出,業績比較基準應該成爲基金投資操作的“錨”。

“過往業績比較基準在基金的投資運作中未能受到充分重視,導致部分基金出現投資風格偏離、產品定位不夠清晰等情況,而強化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則有望改善以上行業生態。即將推出的浮動費率機制中,將管理費與業績比較基準掛鉤是浮動費率機制的核心之一,其背後體現了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深度綁定的邏輯,能夠引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切實提升投研能力,着力挖掘超越基準的投資收益,真正爲投資者創造價值。”

該公司同時指出,這一舉措也利於在行業生態中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促進發揮業績比較基準在確定產品定位、明晰投資策略、表徵投資風格、衡量產品業績、約束投資行爲等方面的作用,有利於減少追求短期排名、投資風格偏離等現象,激勵基金管理人推出策略清晰、風險收益特徵明確的產品。

“後續行業有望進一步規範和明確業績比較基準相關機制,出臺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監管指引並加強業績比較基準對比等信息的揭示,進一步規範和明確基金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的設定、修改、披露、持續評估及糾偏機制,對基金公司選用業績比較基準的行爲實施嚴格監管。”

強調超額收益,考驗基金管理人專業化投研能力

首批基於業績比較基準的創新浮動費率基金上報、獲批並且離發行越來越近,代表着行業即將推出費率更加多元的創新產品。此舉獲得了基金管理人、基金持有人及銷售渠道等相關方的一致叫好。

易方達基金表示,此次浮動費率產品的推出,是公募基金行業對《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積極響應和迅速落實,也體現了行業對基金收費模式的有益探索。這批浮動費率基金將管理費率與投資者每筆投資的持有時間、相對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水平掛鉤,注重構建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共擔機制,有助於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強化業績比較基準對產品投資運作的約束作用,促進形成行業健康發展與投資者利益更加協調一致的良好生態。

嘉實基金也指出,包括嘉實成長共贏在內的首批新模式浮動費率基金獲批,通過費率機制創新將產品管理費率與投資者實際回報水平深度掛鉤,將進一步強化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的“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同時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形成良性循環。

中歐基金則表示,浮動管理費率新機制充分體現了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有助於促使基金公司從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轉向注重投資回報,引導行業形成以業績爲導向的發展模式;也彰顯了公募基金“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信義義務,促進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增強投資者對基金經理的信任,切實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

南方基金分析,浮動費率機制的推出具有多重意義。一是強調長期投資,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對於持有一定期限以上的投資者通過費率優化設計來讓利投資者,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降低非理性操作,提升盈利體驗。

二是強調扶優限劣,以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爲核心,根據投資者實際盈虧情況來對應收取不同費率,真正踐行以投資者爲中心的價值取向。

三是強調超額收益,考驗專業化投研能力,管理費與相對於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掛鉤,引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擺脫對市場貝塔收益的依賴,切實提升挖掘阿爾法超額收益的專業化投研能力,重塑行業的投資文化。

四是強調風格明晰,增強投資穩定性,將管理費與業績比較基準掛鉤,以業績比較基準作爲衡量盈虧情況的標尺,強化了業績比較基準對基金投資運作的約束,避免投資風格漂移,激勵基金管理人推出策略清晰、風險收益特徵明確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