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非洲豬瘟 高市環保局線上監控4家廚餘養豬場蒸煮槽

採取飼料養豬的豬農認爲,廚餘除了可能帶來疫病,來源不確定性高,等於讓臺灣養豬產業一起跟着冒險,養豬業應不再用廚餘餵豬。圖/本報資料照片

非洲豬瘟疫情持續緊繃,高雄市政府環保局不敢鬆懈,嚴格監控全市廚餘蒸煮處理狀況,全面防堵病毒入侵,環保局指出,高雄市共有4家廚餘養豬場,分別位於燕巢、路竹及永安區,飼養豬隻共計7354頭,目前疫情期間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並啓動每日線上監控及視訊稽查機制,確保各場域依規運作。

環保局說明,爲防範疫情擴散,依據中央頒訂「非洲豬瘟疫情期間應變稽查計劃」,每日要求業者上傳蒸煮槽照片與影片,密切掌握槽李是否有廚餘,同時每週至少一次與業者進行視訊連線稽查,若發現影像異常或蒸煮設備未正常運作,會立即通報農業局介入查處,確保疫情防線不出現破口。

環保局指出,疫情爆發前,市區清潔隊收受的家戶廚餘,會依程序公開標售給合格廚餘養豬場。依規定,獲得標案養豬場須具備高溫蒸煮設備,蒸煮槽中心溫度須達90度以上,並持續攪拌至少1小時,確保病原完全滅除,如今在疫情威脅下,中央明令暫停廚餘養豬作業,改由廚餘資源化處理,以降低病毒風險。

高雄市養豬協會理事長王忠禮表示,先前高雄使用廚餘養豬場都是千頭以上規模,廚餘處理量也動輒十幾公噸,爲了避免出錯,豬場內蒸煮槽都裝設監視器監控,確保廚餘經過高溫蒸煮過後,才餵豬,他認爲臺中出事的豬場僅2、300頭,恐是因缺乏監督,沒按部就班,才讓病毒有機會入侵。

王忠禮說,非洲豬瘟病毒傳播力強,即使經高溫烹煮仍有存活風險,若未妥善處理,可能透過廚餘或運輸過程傳播,造成豬隻羣聚感染,且非洲豬瘟沒有特效藥,政府應儘快禁用廚餘;他也坦言,非洲豬瘟造成人心惶惶,憂心豬肉遭抵制價格崩盤,強調非洲豬瘟不會傳人,籲消費者勿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