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及建材行業觀察:廣東專項債收儲落地;水泥價格多地調漲

2025年開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延續回暖態勢,政策落地與市場預期修復共同推動行業基本面改善。廣東率先發行307.19億元專項債券用於收購存量閒置土地,成爲全國首例,爲行業注入強信號。與此同時,元宵後多地水泥企業密集調價,供需格局持續優化,建材板塊修復預期增強。

一、專項債收儲加速推進,土地市場供需結構優化

廣東省於2月28日成功發行兩期專項債券,總額307.19億元,資金將用於回收19個城市的86個存量土地項目。此舉旨在化解土地庫存壓力,改善房企流動性,引導土地市場供需平衡。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廣東多地首批擬收儲土地超220宗,涉及金額超430億元,其中七成資金通過專項債覆蓋。此次收儲以國企地塊爲主,部分涉及民營房企閒置土地,多數項目擬收儲價格較成交價折價約10%,通過“歷史成本與市場價孰低”原則協商確定。

專項債收儲對房企現金流改善具有直接意義。以廣州爲例,萬科通過退地再掛牌方式盤活南站地塊,通過調整土地規劃提升貨值,緩解資金壓力;越秀地產則通過收儲協議獲得約15億元現金補償。業內認爲,此類操作不僅推動房企存量資產盤活,也爲後續土地出讓結構優化奠定基礎。財政部此前已明確專項債可拓展至“回收閒置土地”及“新增土儲”,北京、吉林等地亦跟進政策,預計2025年投向土儲的專項債規模或達5000億—7000億元。

土地市場回暖進一步傳導至樓市。2025年1月,70城房價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微漲0.1%,二線城市環比由平轉漲,爲2023年6月以來首次回升。核心城市土拍熱度回升,一二手房成交環比增長,地方政府收儲政策與房企融資改善形成合力,推動行業從“止跌”向“回升”過渡。

二、水泥價格普漲,行業併購加速競爭格局重塑

元宵後,全國多地水泥企業密集發佈調價通知。滁州、南京、揚州等地高標水泥價格上調20元/噸;河北石家莊、邯鄲等地水泥及熟料價格分別上調50元/噸、30元/噸;陝西企業亦計劃上調30元/噸。價格回升主要受復工需求拉動,專項債資金落地推動基建項目提速,疊加房地產市場回穩,水泥需求預期改善。

行業整合同步加速,龍頭企業在週期底部通過併購擴大市場份額。近期,多家頭部水泥企業加快收併購步伐,通過整合區域產能優化供給結構。2025年錯峰生產政策維持嚴格,供需關係有望進一步改善,頭部企業依託技術創新與產業鏈延伸提升競爭力。中長期看,水泥行業正從低價競爭轉向“技術+服務”價值創造,市場集中度提升將強化龍頭企業優勢。

消費建材領域,儘管2024年業績普遍承壓,但2025年改善預期明確。房地產企穩與消費補貼政策擴容將提振需求,加之壞賬計提減少,行業利潤有望環比回升。當前頭部企業憑藉品牌、渠道及現金流優勢維持競爭力,部分企業股息率在低利率環境下凸顯配置價值。政策層面,“雙碳”目標推動行業綠色轉型,加速中小企業出清,龍頭企業通過產品迭代與降本增效鞏固地位,行業格局持續優化。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