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普發1萬釀大罷免大失敗? 李正皓:藍白「亡黨感」纔是主因

▲政治評論員李正皓。(資料照/記者許靖祺攝)

實習記者石嘉豪/臺北報導

首波大罷免宣告大失敗後,不少大罷免的支持者將矛頭指向,執政黨對「普發1萬」的立場搖擺不定,導致該議題在民間發酵,最終成爲左右選情的因素之一。然而,政治評論員李正皓今(2日)表示,根據民調來看,藍白支持者的「亡黨感」纔是主因,他認爲,未來在處理議題時,也應該思考藍白的反作用力會有多大?

李正皓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他想聊一些大家不見得愛聽的話,也就是想聊聊首波大罷免後,最近「苔蒎」(臺派)發起大發瘋的事。他強調,自己完全能理解在726之後大家的情緒,所以在節目上也毫無保留與大家一起發瘋。

不過,李正皓說,此時此刻雖然要有情緒的出口,他也同意有人說,民進黨或是臺派意見領袖未來在論述上要更精簡、更直球對決的必要,但與此同時,他想請大家看一看最近的民調。

李正皓指出,震傳媒在大罷免之後,做了一份民調,其中一題是「罷免失敗的原因?」有趣的是,這題採取「開放式」問答,也就是電訪員詢問時,是問開放式問題,沒有選項,進而將受訪者第一直覺的答案記錄統計。

關於這道題目的調查結果,李正皓直言,很多臺派、新臺派一直以爲「民進黨反對普發一萬」是這次罷免失敗的主因,但其實在藍白支持者的視角,「罷免無正當性」纔是主因,從民調上來看,普發一萬也有影響,但那是民進黨支持者的視角。

李正皓透露,對於藍白支持者而言,當大罷免正式啓動時,對於藍白就是一場抄家滅族的危機感,臺派、新臺派有亡國感,而藍白也有屬於他們的亡黨感。

因此,李正皓提醒,現在透過「普發現金」這個議題能顯示出國民黨地方首長們的雙標,但未來臺派、新臺派在處理任何議題或是發動任何行動時,都可以靜下心思考,從臺派的角度,這件事的正當性在哪裡?從藍白的角度,這件事的反作用力有多大?

李正皓表示,他還是相信文字的力量,相信寧靜、細膩、有邏輯的論述是可以打動人心,所以這也是他一直堅持做「皓事之徒」與寫文章的原因,新臺派上線陪大家瘋,皓事之徒陪大家靜,他覺得這是滿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