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慘敗「普發1萬現金」是關鍵?精神醫拿民調曝真相
圖爲國民黨立委王鴻薇高舉「發現金1萬元,還錢於民」的牌子。(資料照/姚志平攝)
首波大罷免結果26日出爐,國民黨24席立委與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失敗,有不少人認爲普發現金1萬元是投票前的重要議題,許多人因而受到影響。不過精神科醫師沈政男並不這麼認爲,並拿出民調數字舉證,他強調,罷免要翻盤是很困難的事,但罷團與支持者受到大罷免聲勢的影響,纔有過度的期待。
針對大罷免失敗是不是因爲普發一萬元?沈政男今(29)日在臉書指出,法案過關是7月11日,如果有連續性民調就能給予佐證,但因7月15日以後就不能民調了,且震傳媒最後民調在6月26日公佈,那時投不同意罷免比例已經超過同意,由此可知不是因爲普發一萬元之故。
沈政男進一步表示,震傳媒是唯一準確預估大罷免結果的民調,該機構每個月都做民調,可以看到不同意的比例在3月以後逐月上升,代表當罷情加溫,反對大罷免的選民纔會認真思考要不要去投票,如此一來,太早做出的大罷免民調結果,到了後期就可能改觀。
大罷免會失敗,沈政男直言,主因在於罷免翻盤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因爲罷團與支持者受到大罷免聲勢的影響,而有了過度的期待,至於媒體與政黨的民調,因爲不同意的選民投票意願到選前才確定,於是一直給人「投同意的選民投票意願明顯高過不同意」的印象,但該現象到選前已經改變了。
沈政男說大罷免的過高期待,另一部分來自於罷韓,好像仇恨值夠高,就能動員選民出來投不同意,甚至讓原本投票選他的人改投同意罷免,但沈強調,韓能夠選上高雄市長是一個奇遇,因爲高雄的基本盤就不是那樣,於是當大家對韓市長的幻想破滅,基本盤很快就回來,再加上彌補後悔與羞愧的選票,同意罷免纔會出奇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