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慘敗「跟普發1萬無關」!名醫曝真相 成功罷韓只因1關鍵

▲反共護臺志工聯盟開票之夜,支持者情緒低落。(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726大罷免落幕,最終25件罷免案全數未通過,不少人認爲「普發現金1萬元」是關鍵,不過,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卻搖頭,拿出民調數據佐證,大罷免失敗主因在於,「罷免翻盤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罷團與支持者受到聲勢,所以有了期待,他也提到韓國瑜成功被罷免,「是因爲高雄的基本盤就不是那樣。」

沈政男醫師在臉書發文,普發1萬元的法案在7月11日通過,若要證明其影響力,需有連續性民調,但民調在7月15日後受到限制,且震傳媒最後一次民調於6月26日公佈,當時「不同意罷免」的比例已超過「同意罷免」,由此可知不是因爲普發一萬元之故。

沈政男進一步分析震傳媒的民調,「不同意罷免」的比例自3月起逐月上升,隨着罷免熱度情升高,反對大罷免的選民開始認真看待投票,「太早做出的大罷免民調結果,到了後期就可能改觀。」

▲韓國瑜。(圖/翻攝自Facebook/韓國瑜)

沈政男直言,大罷免失敗的主因是,罷免翻盤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罷團與支持者因受到聲勢影響,產生了過度期待,至於媒體與民調結果,他認爲,反罷免選民的投票意願到後期才漸漸確認,於是一直給人「投同意的選民投票意願明顯高過不同意」的印象,其實這個現象到了選前已經改變了。

沈政男指出,罷免案高期待另一部分可追溯至「罷韓案」經驗,「好像仇恨值夠高,就能動員選民出來投不同意」,甚至讓不同意的人改投同意票,但這次的大罷免並不適用此情況。他解釋,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原本就是一個奇遇,「因爲高雄的基本盤就不是那樣」,隨着高雄人對韓國瑜的幻想破滅,基本盤很快就回歸,加上選民的後悔與羞愧心理,罷免比例才得以飆高。

本文獲「醫師沈政男」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