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聯手反大罷免!「關鍵票」竟是這羣人 反轉真相曝光
中選會審定首波罷免案成案,包括24位國民黨立委及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將於7月26日投票。(圖/本報系資料照)
中選會審定首波罷免案成案,包括24位國民黨立委及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將於7月26日投票。面對大規模罷免行動,藍營與白營近期展開聯合催票行動,目標直指「不同意罷免」票數,其中30至50歲青壯年選民、小草與淺藍族羣被視爲翻轉罷免結果的關鍵。
隨着投票日逼近,罷免案進入第三階段。國民黨與友軍「戰鬥藍」21日在臺北榮星花園舉行「北北基反惡罷團結大會」,現場不僅集結黨內要角助陣,包括朱立倫、趙少康、盧秀燕、郝龍斌、謝龍介等,臺北市議長戴錫欽與多位雙北市議員也到場聲援。此次活動強調「去投不同意,監督最有力」,希望透過動員止住罷免浪潮。
值得注意的是,民衆黨立委張啓楷也登臺助講,公開感謝各界爲柯文哲「抱不平」,呼籲支持者用選票「救出被冤枉的人」,將大罷免化爲「大失敗」。張的出現被視爲藍白在罷免戰線上的策略性合作。此外,網紅「館長」陳之漢亦到場聲援,以直白風格批評民進黨與總統賴清德,引發現場羣衆熱烈反應,氣氛達到高潮。
根據《TVBS》的報導指出,有藍營人士坦言,隨着罷免案進入「熱戰」階段,最大挑戰在於投票率不足,特別是中間與年輕族羣動員相對薄弱。一名國民黨立委指出,目前部分藍營選民因不願表態,導致投票意願顯示偏低,因此後續行動必須全力提高投票率,迴歸藍綠基本盤對決。
另有藍營人士分析,若只靠深藍支持者,效果有限,真正關鍵在於能否爭取「小草票」與淺藍羣體。該人士指出,30至50歲的青壯年族羣是目前最有可能出門投票的一羣,因此未來催票重點也將轉向這些中間與理性選民。
面對這場被視爲對賴清德政權施政信任投票的罷免大戰,藍白兩營已聯手加強宣傳與造勢,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勢必將進一步升高政治動員與攻防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