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逆流新療法「開心」免用體外循環機 心臟不停跳
二尖瓣逆流是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長期下來恐導致心臟擴大,心衰竭甚至死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北榮醫療團隊與病患陳先生。(林周義攝)
二尖瓣逆流是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長期下來恐導致心臟擴大,心衰竭甚至死亡。傳統治療爲開心手術,藉由體外循環機維持生命,風險高、康復時間長。北榮前年引進全新二尖瓣膜不停跳微創修補技術,透過超音波影像輔助,在心臟跳動下進行修補,病患不需使用體外循環機,恢復也較快。
北榮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許喬博說,二尖瓣逆流發生率約爲人口的1~2.5%。病患心臟收縮時,因二尖瓣未能關閉好,無法有效地將血液送往其他部位,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心臟擴大,心衰竭甚至死亡。
許喬博表示,二尖瓣逆流不會有明顯的徵兆,許多人都是體檢時發現,定期聽診很重要。退化性二尖瓣逆流標準治療方式爲修補手術,傳統開心手術看得最清楚,但需在心臟靜止之下修補,使用體外循環機。傷口約15~20公分,需撐開胸骨,手術約6~8小時,通常需在加護病房待上1~3天;
二尖瓣膜不停跳微創修補技術,則是透過術中食道超音波影像輔助進行修補,需自費,適用於較早期的病患,在心臟還未嚴重擴大時執行,沒有傳統開心手術修補成效不確定的變數。醫師會在左側胸部開一個小切口,通過器械穿過心尖至左心房及左心室間,將特殊的人造腱索綁在逆流的二尖瓣葉上,再拉回心尖處,調整長度,直到二尖瓣逆流在超音波影像下消失,再將人造腱索固定。
50歲陳先生兩年前意外發現二尖瓣逆流,無法執行劇烈活動,由於心臟慢慢變大,爲避免繼續惡化,今年3月接受這項新技術,術後在恢復室觀察6個小時就回到病房,超音波檢查也沒有逆流,一週後出院。
許喬博表示,接受二尖瓣膜不停跳微創修補技術的病人心臟無需停止,無需使用體外循環機,侵入性小,待在加護病房的時間約1天,感染、出血較少,傷口癒合及恢復時間也短。北榮副院長曾令民說,這項技術由歐洲率先執行,北榮則是在前年11月引進臺灣,目前是國內執行量最多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