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引發二尖瓣逆流 75歲婦人經手術重拾健康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黃睦翔表示,隨着醫療技術進步,經導管手術技術已成熟,安全性也提升,成爲衆多高齡或高風險患者接受治療的選項之一,而這些微創方式不僅大幅降低手術風險,更有效改善心衰症狀與生活功能。圖/成大醫院提供
瓣膜性心臟病若未妥善處理,易導致心衰竭、肺水腫等情況,恐危及生命,一名75歲張姓婦人因急性心肌梗塞前往成大緊急就醫,經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卻突發嚴重呼吸困難,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是急性二尖瓣逆流,以經導管二尖瓣修補術治療後,順利重獲健康。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黃睦翔說明,75歲張姓婦人因心肌梗塞引發急性瓣膜功能惡化,若進行傳統開胸手術風險較高,且一度因急性二尖瓣逆流,導致肺水腫與呼吸衰竭,無法自行呼吸,最後團隊決定採用經導管二尖瓣修補術治療。
他表示,張婦術後成功減少逆流,肺水腫也快速緩解,順利出院,目前可正常活動,並持續在門診追蹤中。此外,一名86歲老翁則因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導致頭暈與體力下降,就診時已影響日常行走能力,考量年齡與共病情況,採用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治療,術後數日即可下牀活動,目前行走自如,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黃睦翔提到,瓣膜病患者若無法接受開胸手術,以往多僅能以藥物控制緩解症狀,然而隨着醫療技術進步,經導管手術技術已成熟,安全性也提升,成爲衆多高齡或高風險患者接受治療的選項之一,而這些微創方式不僅大幅降低手術風險,更有效改善心衰症狀與生活功能。
黃睦翔強調,成大醫院心臟醫療團隊由跨科部專業組成,包含心臟血管內科、心臟血管外科、麻醉部和影像醫學部等領域成員,透過心臟團隊會議制度,針對每一位患者量身打造最適切的治療計劃,以病人爲中心,除提升預後,也守護病人的生活品質。
▪ 手機報稅超簡單!4步驟輕鬆搞定 一圖看節稅秘訣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