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合併瓣膜逆流命危! 成醫TEER手術救75歲婦

▲成大醫院跨科心臟團隊以經導管手術治療高齡瓣膜病患者,成功改善心衰與生活功能。(記者林東良翻攝)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瓣膜性心臟病若未及時處理,恐引發心衰竭、肺水腫,甚至危及生命,成大醫院整合心臟內外科、影像醫學及麻醉團隊,針對不同嚴重程度與類型的瓣膜病變,提供完整且個別化的「經導管微創治療策略」,協助患者擺脫喘、腫、累等困擾,重返健康生活。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黃睦翔醫師指出,75歲張姓婦人日前突發急性心肌梗塞就醫,雖成功接受心導管打通阻塞血管,卻因急性二尖瓣逆流(acute MR)導致嚴重肺水腫與呼吸衰竭,需插管治療。病人因心肌壞死引發瓣膜功能急遽惡化,無法承受傳統開胸手術風險,最終團隊採行「經導管二尖瓣修補術」(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 TEER),成功減輕逆流、改善肺水腫,病人順利拔管出院,恢復正常生活,並持續追蹤中。

除急性病變,成大醫院對慢性瓣膜疾病亦具豐富經驗。一名58歲女性近月來行走易喘,經心臟超音波發現爲中重度二尖瓣狹窄,瓣膜壓力差高達18 mmHg,嚴重影響血流。團隊安排「經皮經導管二尖瓣球囊擴張術」(PTMV)後,壓力差降至3 mmHg,喘症明顯改善,病人無須住院即返家休養。

另一位86歲男性因主動脈瓣重度狹窄致頭暈、體力衰退,甚至影響日常行走。考量高齡與多重共病風險,團隊決定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後恢復迅速,病人數日內即能自行行走,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黃睦翔醫師強調,過往無法開胸的瓣膜病患者多仰賴藥物控制,如今隨着TEER、TAVR、PTMV等微創經導管技術日益成熟,提供高齡與高風險病人全新治療選擇,不僅安全性提升,亦有效緩解心衰症狀、改善生活功能。

成大醫院心臟醫療團隊由心臟血管內外科、麻醉部、影像醫學部等跨領域專業組成,透過「心臟團隊會議(Heart Team)」機制,針對每一位病人量身訂製治療計劃,實踐「以病人爲中心」的醫療理念,全方位守護病人健康與未來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