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4個月!黑心豬腸6月就被檢舉

黑心豬腸引發民衆恐慌,衛福部食藥署卻延宕4個月纔將問題產品封存下架,遭朝野立委炮轟。圖爲北市衛生局10月5日進行稽查。(北市衛生局提供)

百威食品以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腸,引發民衆恐慌。朝野立委接連炮轟,衛福部食藥署接獲民衆檢舉後,延宕4個月纔將問題產品封存下架,黑心食品已流竄市面。衛福部長石崇良13日在立法院坦言,處理過程確實有瑕疵,並自曝愛吃大腸面線,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吃到豬腸。

屏東地檢署10月1日與防檢署、食藥署等單位聯合查覈百威食品公司屏東作業場所,現場發現使用工業級雙氧水加工豬腸產品,以及數個工業用雙氧水空罐。

綠委林淑芬昨在立院衛環委員會質詢,民衆6月就向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檢舉,爲何10月才發動搜查?這期間食藥署沒有任何行政調查,態度消極,竟放任業者繼續製造黑心食品。綠委劉建國指出,衛福部竟需要屏東地檢署、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調查局高雄市調查處及地方衛生局共6個單位,纔有足夠權力扣留原物料並進一步稽覈,這件事太荒謬。

林淑芬怒批食藥署怠惰和瀆職,慣性跟在檢調背後,放棄行政調查的義務,人民何其無辜!石崇良表示,已要求內部檢討,不能只依賴檢調,應強化即時反應,避免因移送檢調之後而綁手綁腳。

藍委王育敏質疑,《食安法》最高精神是第一時間預防性下架,而不是有沒有破案;食藥署爲求保全證據逮到業者,是否想過國人食安風險,吃下多少黑心大腸?

食藥署長姜至剛答覆,食藥署原預計7月中旬前往稽查,由於檢方7月初成案,考量行政稽查的力度可能不足,需要嚴密保存證據,查到黑心業者並繩之以法更重於一切。他強調,這是一起相當嚴密的犯罪組織,擔心有內神通外鬼,需要嚴格保密才能揭露。但是屏東地檢署與高雄市調處都認爲食藥署說「7月初成案」的時間序不對。屏檢說,7月21日接獲調查局高雄市調查處報請指揮後,隔日立即分案,並指派檢察官指揮偵辦,經1個多月查證分析情資來源的可信度,蒐證掌握證據資料後,9月中旬研議專案執行計劃,並於下旬向法院聲請搜索獲准,10月1日執行搜索與拘提。

屏檢強調,絕對嚴謹辦案、從未耽擱,更沒有吃案或養案。至於偵辦進度爲何?屏檢說,持續清查與確認各層流向,也就是被害者部分,希望能有更多事證以釐清案情。

石崇良昨在立院坦承,處理過程確實有瑕疵,已要求檢討,不可因爲移送檢調而讓行政作爲延緩,即使因此沒有蒐集到足夠證據,而無法將業者繩之以法,但至少保障國人的安全,這纔是首務。食藥署對百威公司祭出重罰,裁處5400萬元。藍委洪孟楷質疑,百威公司登記資本額只有500萬元,是否付得出罰鍰?石崇良說,已請行政執行署做強制執行,並在第一時間向法院聲請假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