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就2人!30多歲確診大腸癌 醫:都有1異常

大腸癌有逐漸年輕化趨勢,定期做大腸鏡篩檢很重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腸癌年輕化,50歲以下患者逐年上升。醫師張靖指出,自己在一個月內就遇到2位30多歲的年輕人,都出現血便問題,照完大腸鏡後確診,而大腸癌年輕化可能原因包括飲食西化、生活型態改變、腸道菌落失衡。

胃腸肝膽科醫師張靖在臉書粉專指出,自己門診在一個月內,就有2名30多歲的年輕人,因爲血便來就醫,原本以爲是痔瘡,沒想到大腸鏡一照竟是直腸癌。

張靖表示,雖然多數血便的成因是痔瘡,但事實是在沒有大腸鏡確認前,永遠不能百分之百排除大腸癌的可能。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面臨大腸癌年輕化的情況,推測可能原因有3項,包括飲食西化,高油脂、低纖維的飲食型態;生活型態改變,如久坐缺乏運動;腸道菌落失衡。此外,少部分年輕患者的大腸癌,與家族性遺傳高度相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醫師謝文斌曾指出,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門診中遇到有明顯症狀而來的病人,檢查後經常都已是中晚期,常見症狀包括大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排便排不乾淨。

謝文斌表示,大腸癌是可以藉由定期接受篩檢,早期發現並治療的一種疾病,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如果進展至第四期才診斷出來,5年存活率只剩15至16%。平時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規律運動,最重要是定期篩檢,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