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廚餘禁令禁葷不限素…「植物性廚餘」繼續餵 基層憂防疫破口
中央下令「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至今仍未解封。但此禁令只禁「動物性廚餘」,並未禁止「植物性廚餘」。圖爲桃市府稽查養豬戶畫面。圖/農業局提供
爲防堵非洲豬瘟,政府下令自十月廿二日起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至今仍未解封。但這項廚餘禁令只禁「動物性廚餘」,並未禁止「植物性廚餘」,引起基層防疫人員和獸醫團體譁然。近期防疫人員稽查時,就有豬農以此爲由規避禁令;獸醫公會批評,一旦動植物廚餘混雜,恐爆發二次疫情。
農業部證實,目前公告確實未禁止植物性廚餘養豬,但已要求地方環保單位加強查覈,防杜動物性廚餘混入,並呼籲各地養豬戶嚴守防疫規範。
農業部於十月廿二日舉行記者會宣佈,國內養豬場爆發首起非洲豬瘟確診案例,當天隨即公告,即起全面禁止搬運廚餘、動物性廢渣、畜禽屠宰下腳料至豬隻飼養場所,且不得作爲飼料或飼料添加物使用。此公告並未禁止植物性廚餘。
而根據環境部訂定的可再利用於餵養豬隻的廢棄物種類,除了動物性廚餘外,尚包括家戶或非事業單位排出的植物性廢棄物、食品等製造業生產過程中的植物性廢渣,以及果菜批發市場所產生的果菜殘渣等。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長所林珮如表示,近期到養豬場稽查時,發現仍有豬農在餵食廚餘,但對方聲稱使用的是植物性廚餘,執法人員因而束手無策,無法開罰。另有豬農質疑「植物性廚餘」不在禁止之列,這已成爲稽查的灰色地帶,更擔心爲成爲防疫的破口。
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譚大倫直言,直到日前才得知「全面禁用廚餘養豬」竟仍存在例外。他批評,現行規定僅禁用動物性廚餘,卻允許植物性廚餘繼續餵豬,實務上根本無從確保兩者不被混雜;更令人憂心的是,植物性廚餘依規定甚至不必蒸煮處理,一旦混入少量動物性殘渣,疫情極可能再度重演。
譚大倫強調,國內豬場密集、防疫風險高,不容任何灰色地帶。他呼籲政府應明確規範,「所有廚餘一律不得餵豬」纔是最安全、最能防堵生物安全破口的做法。
地方防疫人員也指出,從過去到現在,「落實蒸煮」在實務上根本難以達成,轄區就有一名不肖豬農,蒸煮設備早就閒置,甚至成了老鼠窩,環境髒亂不堪,連周邊養豬戶也受不了,防疫和環保單位前往稽查,豬農聲稱僅使用「植物性廚餘」,讓稽查人員也沒輒,對於中央只禁動物性廚餘,感到不可思議。
雲林縣口湖養豬生產合作社經理洪健鈞指出,即便目前廚餘禁令未解,據地方人士透露,屏東仍有養豬場偷偷喂廚餘,「哪家養豬場在喂,味道一聞就知道」。他還說,完全使用植物性廚餘餵豬,根本吸引不了食慾,難免會有豬農混入動物性廚餘增添風味,稽查人員根本防不慎防。
農業部防檢署長杜麗華證實,「植物性廚餘」目前確未列入禁喂範圍,但強調已要求地方環保單位加強、加嚴稽查。她並表示,基於防疫需求,即便是植物性廚餘,業者也必須落實蒸煮處理,並確實上傳蒸煮紀錄。
據瞭解,疫情爆發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內部曾討論是否同步禁止「植物性廚餘」。會議中,環保單位以植物性廚餘不含動物性廢料、具有循環利用與去化效益爲由,認爲在加強查覈前提下仍可供應給廚餘養豬戶,因此未列入禁止範圍。
農業部於10月22日公告,即起全面禁止搬運廚餘、動物性廢渣、畜禽屠宰下腳料至豬隻飼養場所,且不得作爲飼料或飼料添加物使用。此公告並未禁止植物性廚餘。此公告並未禁止植物性廚餘。圖/記者楊惠琪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