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不禁?防疫兩難 苗栗黑豬「主要吃廚餘」縣府:待中央指示
苗栗縣廚餘產生量每日約50噸,全縣區域型廚餘堆肥處理設施,可製成堆肥供再利用。(苗栗縣政府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臺中市爆出非洲豬瘟,苗栗縣政府於第一時間召開相關因應會議,並配合中央指示持續稽查列管禁喂廚餘。苗栗縣長鍾東錦指示秘書長陳斌山召集農業處、肉品市場等單位討論是否禁用廚餘養豬?肉品市場代理總經理林澄清提出不同意見指出,目前苗栗縣肉品市場是全國最大黑豬拍賣市場,專供北部地區,一旦禁止廚餘養豬,將嚴重打擊黑豬養殖產業。鍾東錦裁示等候中央最後指令再依規定辦理。
農業處長陳樹義表示,苗栗縣配合中央應變中心因應作爲,將縣內10%養豬場列爲相對高風險場,共有13場全數完成疫調,並加強訪查,動物保護防疫所也完成縣內127處養豬場第二階段疫調訪視,疫調結果豬隻健康狀況良好。農業處持續與衛生局及警察局實施市場聯合稽查,抽查是否有違法屠宰及販售情事。並不定時稽覈縣內登記廚餘養豬場及其他畜牧場。縣府並於10月31日開會決議苗栗縣自3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至疫情解禁後仍持續禁止。
苗栗縣長鍾東錦主持縣務會議討論是否最終禁用廚餘養豬,仍待中央明確指示。(謝明俊攝)
苗栗縣長鍾東錦主持縣務會議討論是否最終禁用廚餘養豬,仍待中央明確指示。(謝明俊攝)
肉品市場代理總經理林澄清則持不同意見表示,苗栗縣肉品市場是全國黑豬拍賣最大的市場,因黑豬特有口感及肥瘦比例,一直是縣民最喜歡的肉品,也是新北、桃、竹、苗地區最大黑豬供應市場,但因黑豬畜養以廚餘爲主,如全面禁用廚餘,且無相關配套因應措施,恐怕會影響黑豬產業及供應,間接影響縣民黑豬肉品的來源及需求。
林澄清提出補救措施,爲了防疫、產業及民衆肉品三方面需求考量,肉品市場建議在養殖規模達到一定規模以上,例如1000頭豬以上的養豬場,且擁有符合農業部規定的廚餘再利用轉化設施及設備之養豬業者,得使用廚餘養豬。
環保局長陳華盛則指出,全縣廚餘產生量每日約50噸,全縣區域型廚餘堆肥處理設施,包括有苗栗市、竹南鎮、頭份市、苑裡鎮及卓蘭鎮的傳統堆肥、公館鄉的高效堆肥,以及三義鄉的黑水虻,消化量能約每日47.7公噸,另外,縣內有一家再利用機構,透過黑水虻處理的處理量能爲每日5噸,全縣整體處理量能共計每日52.7公噸,尚能因應。 因此,配合環境部政策,目前廚餘以肥料化爲優先採行的再利用方式,已請各鄉鎮市公所加強廚餘堆肥工作,並完善處理設備、增加人力,提升區域型堆肥廠處理量能。
苗栗縣長鍾東錦在縣務會議中裁示,廚餘養殖黑豬確有市場需求,但如果在非洲豬瘟威脅前提下,仍須嚴格禁用廚餘養豬,以免疫情擴大到不可收拾地步,未來仍須持續觀察中央後續指示,縣政府再依照指示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