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電商嚴打直播間引流欺詐,處罰違規商家超4萬家
8月24日,抖音電商安全與信任中心公佈引流欺詐典型案例並同步治理進展。近年來,隨着網絡詐騙手法不斷翻新,相關違法違規行爲已蔓延至包括電商在內的多個場景,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破壞正常交易秩序。公告顯示,今年以來抖音電商已處置違規商家4萬餘家、違規達人5萬餘名。
直播間目前最常見的引流詐騙手段包括,部分商家以低價商品爲誘餌,在直播或商品詳情頁中引導消費者脫離平臺交易,要求通過陌生手機號轉賬,或以“售後補償”名義誘導下載第三方應用,實施大額詐騙。消費者在此過程中不僅遭受財產損失,還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公告顯示,典型的違規手法還包括,商家以“炒股工具”爲掩護,引導消費者添加客服,並通過第三方聊天軟件誘導用戶參與所謂“內部炒股計劃”。還有商家利用虛擬商品作爲幌子,要求用戶通過陌生賬戶充值,以“兼職代付”或“激活會員”爲由騙取錢款等。
針對上述行爲,平臺依據相關規則,對涉事商家、達人實施清退、貨款凍結、停止結算、扣除違約金等處罰。
爲進一步保障消費權益,抖音電商表示已全面升級針對引流詐騙的風險識別與處置機制。如,平臺通過大模型實時識別詐騙商家的引流意圖,及時清退違規商家並凍結貨款,限制其賬號登錄。同時,加大日常巡邏,一旦發現違規,立即中斷直播,進一步覈實處置。此外,平臺還建立了針對用戶的反詐提醒機制,及時向消費者提示風險。
抖音電商方面表示,引流欺詐已成爲網絡詐騙的重要形式之一,平臺將繼續保持“零容忍”態度,不斷提升風險識別與處置能力,並配合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推動打擊電商欺詐的常態化、制度化。
業內人士指出,防範網絡欺詐,除了平臺的技術和監管,用戶自身的風險意識同樣不可或缺。面對“低價”或“返利”等誘導,消費者應避免脫離平臺的正規交易流程,這仍是最直接和有效的防護措施。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