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觀察:梅賽德斯-奔馳推動固態電池商業化;全球光伏市場增速分化

2025年2月24日至28日,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板塊整體下跌0.83%,但表現強於上證指數。細分領域中,太陽能指數以3.07%的漲幅領跑,光伏產業鏈價格企穩回升與固態電池技術突破成爲行業焦點。梅賽德斯-奔馳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商業化進展,而全球光伏市場則呈現增速分化態勢,新興市場成爲增長新動能。

一、固態電池技術突破推動電動化加速

梅賽德斯-奔馳與FactorialEnergy合作研發的鋰金屬陽極固態電池首次應用於量產車平臺,標誌着固態電池向商業化邁出關鍵一步。搭載該技術的純電EQS測試車續航能力提升25%,突破1,000公里,大幅緩解了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固態電解質技術的應用有效消除了傳統液態電池的安全隱患,輔以氣動執行器應對電芯體積變化,進一步提升了電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固態電池的技術突破爲全球電動汽車行業注入新動力。梅賽德斯-奔馳的成果表明,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上的優勢已具備量產條件。這一進展或將加速其他車企的技術佈局,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

儘管固態電池短期內仍面臨成本高、規模化生產難度大等挑戰,但其商業化進程的提速已爲行業指明方向。未來,固態電池技術若能實現降本增效,將重塑動力電池市場格局,併爲無人機、儲能系統等新興領域提供更優解決方案。

二、全球光伏市場增長分化與結構性調整

2024年全球光伏市場規模預計達530GW,同比增長35.9%,但主要市場增速出現分化。新興市場成爲增長主力,而部分傳統市場因政策紅利消退、供應鏈壓力等因素,新增裝機增速明顯放緩。CPIA預測,2025年全球光伏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531~583GW,行業需通過技術創新和產能優化應對結構性矛盾。

中國“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項目開工,凸顯電力設備領域的突破。該項目總投資800億元,規劃裝機規模1,924萬千瓦,新能源佔比達85%,建成後通過“青桂直流”特高壓輸電通道年輸送清潔電力365億千瓦時,相當於廣西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的14%。這一工程不僅提升跨區域電力調配能力,也爲“沙戈荒”地區資源開發提供範例。

光伏產業鏈價格企穩回升,行業自律與政策協同初見成效。國內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和產能調整優化供需結構,頭部企業上調組件價格表明市場信心逐步恢復。然而,行業仍需警惕低效產能擴張,並通過標準制定、整合重組等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