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值也太高!每天「快走5分鐘」就能讓大腦更健康 平時少運動者「效果更顯著」
▲別小看短短5分鐘!快走就能促進血流、喚醒腦力,對經常久坐、思緒遲鈍的上班族特別有幫助!(圖/Pexels,下同)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在臺灣,不少人因爲長時間盯着電腦、通勤久坐,總覺得腦袋卡卡,甚至出現「思緒變慢」或「記性差」的困擾。根據國際研究,想維持大腦健康,除了飲食均衡、持續學習之外,運動同樣是關鍵。而令人驚訝的是——每天只要快走5分鐘,就能帶來顯著的腦部好處!
日本《Women’s Health》最新報導顯示,一項刊登於英國科學期刊《Age and Aging》的研究,調查65至80歲的高齡585人。結果發現,短短几分鐘能讓心跳加快的運動,例如快走、水中運動或輕度慢跑,哪怕只有5分鐘,也可能大幅提升大腦的運作效率!
刊登於英國科學期刊《Age and Aging》的研究指出,即使是短時間、能讓心跳加快的運動,也能顯著改善認知功能,尤其對高齡者的幫助更爲明顯。那麼,究竟是哪一種運動?爲什麼會帶來這樣的效果?以下由專家來解答。
研究發現了什麼?本研究分析了針對65至80歲高齡者共585人的長期調查「IGNITE試驗」數據。研究團隊以24小時爲單位,記錄受試者的睡眠習慣、日常運動量與久坐時間,並與認知功能數據進行比對。
整體結果顯示,運動量越多的人,大腦健康狀態越佳;相反地,運動量不足的人,腦部功能則有下降傾向。
更深入分析後發現,即便只是短短 5分鐘的快走、水中運動或輕度慢跑,只要能讓心跳加快,就與認知功能提升有顯著關聯。特別是那些進行中強度至高強度運動的人,在 資訊處理速度(思考快慢)、執行功能(專注力、規劃與同時處理多任務的能力)、工作記憶(短期記憶保持能力) 等重要腦部功能方面,都有更佳表現。
爲什麼快走特別有效?「快走的最大好處,是能快速促進血流。」美國塞吉爾神經科醫師解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薩奇德夫醫師也補充,「快走能增加腿部血流,並提升心跳。當心跳加快,腦部的血流量也隨之上升。」
「基本上,對身體有益的事物,對大腦同樣有益。凡是與活動相關的運動,都能爲腦部健康加分。」然而,若長期缺乏運動、經常久坐或窩在沙發上偷懶,對腦部同樣會造成負面影響。塞吉爾醫師警告,「久坐或不活動不僅損害骨骼、神經、心臟與肌肉,對大腦同樣帶來危害。」
5分鐘真的有用嗎?研究結論明確指出,答案是「有」!而且對平時鮮少運動的人來說,效果更顯著!
研究團隊在論文中寫道,「若能將中到高強度運動的時間,從每天約1分鐘增加到6分鐘,預測在執行功能、注意力控制、資訊處理速度以及工作記憶等領域,會帶來最明顯的改善。」
「快走」到底要走多快?快走指的是能讓 心跳與呼吸明顯加快 的步行速度。此研究的主要作者、博士後研究員柯林斯博士說明,「當走路速度能提升心跳與呼吸頻率,就屬於中強度運動;相反地,悠閒散步則屬於低強度。」
就從今天開始快走5分鐘吧!研究顯示,即便只是每天5分鐘的快走,也可能成爲提升腦部健康的關鍵。對於忙碌的人來說,無非是一種能更輕鬆融入日常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