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每日萬步更好!間歇式健走增肌效果優 15分鐘就夠
日本專家相當推薦「間歇式健走」。(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步行有益身體健康,日本專家指出,比起每日萬步的步行,快慢交替的「間歇式健走」,更有助提升肌力,還能減重、改善認知能力,每次15分鐘,每週進行4次就有效。
根據醫療保健網頁《Medical Note》,日本信州大學醫學系特聘教授能勢博指出,所謂的「間歇式健走」,就是快步走和慢步走交替進行,有助提升肌力與耐力。不需要運動器材,也不用花太多時間,非常適合日常執行,搭配乳製品攝取還可以提升效果。
1.運動前做伸展操熱身,下半身要加強伸展。
2.先進行3分鐘慢步走,調整呼吸、放鬆身體。
3.接着3分鐘快步走,走到略喘但能持續的程度。
4.重複交替進行慢步走與快步走各3分鐘。
5.持續15分鐘後進行收操,幫助身體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
能勢博表示,從快走開始或慢走開始都沒問題,但如果怕身體有負擔,可以從慢走開始,以每週4次爲一個目標,若平日太忙,只能週末集中進行也可以,只要每週總快走時間達60分鐘,效果就不會有明顯差異。
能勢博指出,日本NPO法人熟年體育大學研究中心曾爲了開發有效的運動方式,檢驗過各種步行法,其中就包括「每天走一萬步」,結果發現,不僅持續率不到5成,對於體力提升和疾病改善的效果也有限。持續進行個人自身最大體力70%左右的運動,能在5個月內讓體力提升10%至20%,「間歇式健走」能達成這樣的訓練負荷。
能勢博表示,一項針對平均65歲中老年人的研究,將間歇式健走與每天一萬步進行比較,發現間歇式健走組的膝部伸展、屈曲肌力分別增強13%、17%,衡量心肺功能和運動耐力的重要指標攝氧量也提升10%,相比之下,每天一萬步組幾乎無顯著提升。
能勢博指出,間歇式健走除了提升肌力外,還讓受試者體重平均減輕1.5公斤,30%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50%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症狀都獲得改善。此外,還有助緩解憂鬱、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原因可能在於耐力運動能促進腦部血流與氧氣供應,進而改善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