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試驗田”到“示範田”的蝶變之路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遼寧錦州高新區成立於1992年10月,201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爲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劃分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鄉融合發展區,集聚醫藥健康、裝備製造、低碳、軍民融合四大產業園,路網、供電、供氣、供水、供暖、污水處理等要素配套成熟,是立足錦州、輻射遼西、面向全國的產業高地和投資熱土。
近年來,錦州高新區採取硬核舉措,打通堵點、破解頑疾。立足"21152"工業企業倍增計劃,落實"一企一策"精準服務,持續助企紓困,爲企業找市場、拓渠道,做實存量倍增。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積極謀劃、創新方法、紮實推動,確保民營經濟"兩個健康"工作落實落細。錦州高新區步伐穩健,乘勢而上,團結帶領廣大民營經濟人士以"企業之爲"擔當"國之大者",助力"市之大計",交出一份精彩的時代答卷。
加強黨的領導,構建民營經濟大統戰工作格局
錦州高新區將持續深化民營經濟"兩個健康"作爲工作重點,不斷強化學習教育,以提高思想認識,爲進一步做好全市、全區經濟工作明確方向。
高新區統一戰線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簡稱《意見》),納入全區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由區黨工委書記主持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黨工委副書記領學《意見》,會議要求切實把握《意見》精神,針對民營企業當前面臨的核心問題,加強部門聯動,確保各項惠企政策與其他支持政策的統籌銜接,直達快享。區組織統戰人事部印發《錦州高新區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協調機制實施辦法》,積極做好民營經濟"兩個健康"工作,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緊密結合崗位職責和分管工作,狠抓落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爲鼓勵先進、凝聚力量,進一步調動廣大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錦州高新區選樹先進典型,提升企業家社會地位。2024年2月,經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決定,評選出經濟貢獻功勳企業10家、經濟貢獻優秀企業10家、優秀成長企業10家。
同時,高新區召開堅決打贏"攻克錦州"攻堅之戰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動員部署大會,對以上企業進行表彰。全力實施培養新一代年輕企業家的計劃,秉持擇優選優的原則,與轄區32家企業商會聯繫,推薦青年企業家人選5名。"去年5月,錦州市工商聯(總商會)青年企業家委員會正式成立,我區5名年輕企業家成爲會員。爲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宣傳推廣更多立得住、叫得響、走得遠的勞模工匠典型。"高新區組織統戰人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錦州高新區還通過深化行政服務改革,增強企業家社會責任。促進企業組建工會,爲鞏固百人以上企業建會成果,高新區將建會重點逐步向50人及25人以上非公有制企業拓展,因地制宜、因行業制宜,帶動小微企業能建盡建。積極開展企業職工互助保障活動,進一步增強企業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區宣傳政法羣團工作部緊密聯繫區本級重點企業實際,做實做細職工互助保障活動。同時組成工作專班,3次深入企業走訪調研,重點摸排企業入會人數、女職工比例。
堅持服務創新,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爲充分發揮專項政策補助扶持資金引導作用,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高新區科技創新與發展改革局主動出擊,靠前服務,切實增強幫助企業爭取資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按照《錦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生物醫藥和先進醫療裝備產業集羣發展的支持政策的通知》,協助錦州奧鴻藥業有限公司成功獲得政策獎勵支持資金2100萬元。
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型企業培育擴大優質企業存量。2025年上半年,高新區對10餘家重點科技企業、規上工業企業分批次進行鍼對性政策講解、申報指導和政策培訓。新註冊科技型中小企業37家,培育出4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薦6家企業共15個項目納入省級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名錄庫。截至目前,全區擁有專精特新企業13家,高新技術企業42家,雛鷹、瞪羚企業總數達39家。
始終堅持服務發展,多措並舉助企紓困。高新區通過建立服務企業專員工作機制,聚焦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強化政策惠企、服務助企、環境活企。組織校企活動專業對接交流活動,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組織線上企業用工需求徵集活動,對接相關部門,共同推進緩解企業用工難題,幫助企業引入優秀人才9名。高新區組織統戰人事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爲幫助民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我區組織開展政金企對接活動5場,建立完善對接機制,爲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構建良好對接溝通平臺,擴寬企業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融資難題,並承諾對有需求的企業進行信用擔保支持,全力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方面,高新區緊密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核心目標,全力以赴推進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工作,以“規範登記行爲、夯實業務基礎”爲主線,積極推行企業登記“一網通辦”,提升辦事服務效率。通過提升經營主體准入便利度和退出便利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爲新辦企業提供首次印章免費刻制服務,讓廣大企業真正享受“企業刻章,政府買單”的政策紅利。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深化基層便民服務中心(站)“綜合窗口”改革,2024年,高新區2個便民服務中心、13個便民服務站共設置“綜合窗口”17個,梳理事項清單115項,推動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69項便民服務事項“就近辦”。
對話民營企業,積極爲企排憂解難。去年,高新區通過召開12場調研會、4場現場會、17場座談會,與企業面對面交流,建立常態化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多渠道、多場合地鼓勵廣大民營企業積極地反映情況,提出工作建議,共同研究解決推動民營經濟難點堵點問題10項。“去年,我區召開重點企業座談會,市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傾聽企業發展訴求、意見建議和存在問題,政企共同研究解決措施,合力破解發展難題。”高新區組織統戰人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會上,奧鴻藥業、百威啤酒、遼晶電子、拓新電力、陽光氣象、典冠科技、華地集團、萬達廣場、華一精工、金帝新材料、秀亭制管、聯友博科技共12家企業負責人發言,共談營商之變,共話企業發展,用心用情用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完善服務體系,保障安全生產。爲切實維護高溫下勞動者的安全健康權益,聚焦夏季露天作業行業和存在生產性熱源高溫作業場所從業人員,高新區積極組織“送清涼物資”活動,對28家企業的一線在職員工送去物資。加大困難職工幫扶力度,區直各部門組成幫扶小組,制定幫扶工作計劃,組織幫扶幹部每季度到轄區企業入戶走訪、排查。
加強教育培訓,建設優秀民營企業家隊伍
強化教育引導,促素質提升。2024年,“錦州高新微課堂”——企業成長訓練營第四期在錦州高新區大學科技園成功舉辦。中關村信息穀錦州科創服務專班特邀東方(瀋陽)律師事務所爲高新區的企業講解公司法重大修訂內容以及實繳制度下的增資、減資等內容,轄區華飛(遼寧)資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錦州秀亭制管有限公司、遼寧威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等10餘家民營企業相關負責人蔘加活動。授課專家從公司法的立法目的、註冊資本制度的完善、董監高責任的強化、公司治理機制的優化、第三方利益保護、案例等方面對公司法進行重點解讀。“通過此次成長訓練營,增進各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爲構建高新區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奠定堅實基礎。”高新區組織統戰人事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提升企業家素質的同時,高新區還聚焦提升企業人才的技能。
爲此,區工會開展“送技能進企業”活動,鼓勵高技能人才團隊深入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充分發揮帶動引領作用,幫助企業培養技能人才。做大做實“高新工匠”和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品牌,組建產業工人隊伍人才庫,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幫扶企業留住高技能人才,鼓勵企業設立高技能人才特聘崗位,針對企業生產管理,開展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管理技能培訓。
開展勞動用工法律體檢工作,高新區宣傳政法羣團工作部走訪15家建會企業,緊緊圍繞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指導監督企業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工資協議》《女職工專項保護合同》等工作。指導督促企業認真執行企業民主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引導企業關心職工羣衆利益,把勞動關係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春華秋實。從“試驗田”到“示範田”,錦州高新區正以“又高又新”的昂揚姿態,在渤海之濱打造一座創新涌動、產業興旺、生態優美、人才嚮往的現代化科技新城。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裡拔節生長,錦州高新區也將在全面振興新突破的賽道上,跑出自己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