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頻繁換“帥”到延遲派息 老牌港企新世界發展能否扭虧脫困?
6月2日,香港地產豪門鄭裕彤家族旗下的新世界發展突發變故,遭遇“股債雙殺”。多隻永續債急跌,股價跌幅超6%。導火索是公司突然宣佈四隻永續證券延遲派息。這一消息也讓這家老牌港資房企成爲關注的焦點。
作爲以“低槓桿”著稱的港資房企代表,新世界發展爲何出現流動性危機?從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辭任,到“長孫接替者”馬紹祥上任兩個月就宣佈離職、女總裁黃少媚火線上任,再到鄭志雯進入董事會,這場人事佈局能否讓新世界發展完成困境突圍?
四隻永續證券延遲派息,減負債成首要任務
5月30日,新世界發展發佈公告稱,其子公司發行的四隻永續證券遞延分派,包括7億美元有擔保優先永續資本證券、12億美元永續債、5億美元永續債以及10億美元永續債,共計34億美元。這四隻永續債原定分派支付日期分別爲6月9日及6月10日、6月16日及6月22日。
在業內人士看來,永續債延遲派息不會引發違約,但需要償還的總金額將會累積。延遲派息說明企業短期現金流緊張,而且可能影響目前與銀行的再融資談判。
新世界發展是香港鄭裕彤家族旗下的地產公司,作爲港資地產商的新世界發展近年來因爲流動性緊張備受市場關注。
今年1月20日,針對市場上傳言其對現有財務債務(包括其債券)進行整體債務重組,新世界發展特地發佈公告進行澄清。此外,1月23日,針對市場上有關債務的傳言,新世界發展迴應稱,公司持續正常開展業務,並與權益人包括公司的貸款方以及債務證券持有人保持聯繫;同時,集團一直積極管理財務債務,自2024年7月至公告日期,新世界發展已就約177.61億港元的現有銀行貸款完成再融資。
港資房企多以“低槓桿”著稱,新世界發展爲何債務承壓?財報顯示,2024財年(2023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新世界發展股東應占虧損約196.83億港元,這也是新世界發展近20個財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另據2025財年中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業績顯示,新世界發展再次虧損66.33億港元。對於虧損原因,新世界發展的解釋是主要由於過去6個月市場宏觀因素的快速變化,以致發展和投資物業項目市場價值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世界發展借款總額爲1464.88億港元,其中322.1億港元需在12個月內償還,而現金及銀行存款爲214.18億港元,有限制銀行存款爲4.4億港元。
對此,在2025財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黃少媚表示,未來集團將以減低負債爲首要任務,目標於2025財年實現260億港元的資金回籠。
處置資產改善流動性,頻繁換帥尋求突圍
持續出售非核心物業,成爲新世界發展保持現金流的舉措之一。2024財年,新世界發展已經達成出售非核心資產80億港元的目標,交易標的包括香港荃灣愉景新城商場及停車場全部權益、深圳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廈北塔餘下30%權益等。
在2025財年中期報告中,新世界發展表示,積極執行其資產處置計劃,以實現若干資產的變現以改善流動性。
在出售非核心資產方面,在2025財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黃少媚表示,集團進行了不少大宗交易,香港亦出售了數棟寫字樓。公司積極改善現金流,減低負債爲首要任務,但仍要有合適的價錢,纔會考慮出售。
此外,新世界發展表示,集團一直在與貸款方積極溝通,討論若干銀行及其他借款的再融資,包括重新審視財務契約。董事會認爲,鑑於集團於2024年12月31日的資產淨值爲2166.45億港元,並且有未抵押資產可爲借款提供額外的信用增級,集團將能夠再融資這些借款。
從目前來看,新世界發展的困境折射出高週轉傳統模式失效後,業績持續虧損,盈利能力下滑,面臨再融資壓力。在業內人士看來,現任掌舵者黃少媚既要與時間賽跑完成流動性危機,更需要重構一套適應低增長時代的生存法則。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新世界發展高層震盪不斷。2024年9月,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辭任,由首席營運總監馬紹祥升任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但在2024年11月,新世界發展宣佈,由此前負責內地業務的黃少媚接替上任僅兩個月的馬紹祥,成爲新任行政總裁;黃少媚全面負責集團在香港與內地的業務,並向主席鄭家純彙報。
今年4月24日,新世界發展又宣佈了一系列重要的董事會變動和高管任命,其中,鄭志雯已獲委任爲提名委員會成員,鄭家純將不再擔任提名委員會主席及成員。
作爲香港老牌“四大家族”,鄭氏家族旗下擁有周大福、新世界發展、新世界百貨中國、新創建集團四家港股上市公司。去年9月辭任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的鄭志剛,是鄭裕彤家族第二代接班人鄭家純的兒子,曾被視爲第三代接班人,而在鄭志剛辭任後,鄭家純的女兒鄭志雯又加入了董事會,這一人事變動又將給新世界發展帶來怎樣的改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袁秀麗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