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 臺灣議題恐上談判桌

川普10月底將和習近平會面,美前官員認爲,習近平應會要求美國表態反對臺灣獨立。圖爲川普與習近平2019年在日本大阪舉行G20峰會期間同框亮相。(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10月底將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美前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認爲,習近平預計在會中要求美國超脫傳統「一中政策」,表態不支持臺灣獨立,甚至可能要求美國支持兩岸和平統一。但他強調,雖然要聽取中方意見,但美臺安全合作議題不應出現在美中談判桌上,爲此達成重大協議也不符合美國利益。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6日舉行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討論「川習會」可能觸及的議題,其中一項就是臺灣議題。

柯慶生認爲,習近平應會希望美國超越傳統的一中政策,從原先不支持臺灣獨立改爲反對臺灣獨立,或要求美方再更進一步表態支持中共和臺灣和平統一,甚或要求美方停止對臺軍售以及安全合作。他警告,若美國真採納這些要求,將對臺灣安全與士氣造成毀滅性打擊。

柯慶生說,川普2.0是歷史上不尋常的一屆政府,在川普第一任時,美國官員非常努力讓川普明白中共和民主之間的差異,也更支持臺灣,但現在川普政府卻沒有明顯保衛臺灣民主免於打壓的聲浪。因此若他是追求兩岸統一的人,目前大概是向美國、臺灣施壓,或是迫使美國漠視其施壓的最好時機。

不過,柯慶生強調,雖然美方應傾聽北京對兩岸關係及對臺政策的關切,但美臺間的安全關係,以及兩岸未來關係絕不應該成爲美中談判議題。因爲若真如此,等同告訴其他盟友「美國願意在這些長期安全政策上讓步。」

柯慶生也提及,另一項中國必定提到的議題就是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不過,美國將該政策視爲國安問題,因爲這些晶片會牽扯未來AI競爭與解放軍現代化,就如同他還在政府服務時,美國不賣中國用於戰機引擎的設備,有些東西就是不該成爲談判籌碼,就算中國對臺灣好一點也是。基於這些原因,川習最多達成有限的協議,達成「重大協議」不符合美國利益。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國力計劃主任林碧瑩也贊同柯的說法,但她認爲,美國政府內目前還沒有想改變一中政策的想法,川普政府應該瞭解,美國任何對臺政策更動的影響將擴及臺灣以外,包含日本、菲律賓以及美國區域內衆多盟友。若美國真的在一中政策讓步,將使中國對臺行爲更具侵略性,不只危及區域穩定,還會阻礙區域及全球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