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預期談臺灣議題 外交部:臺美溝通暢通、保持密切聯繫

▲外交部。(圖/記者詹詠淇攝)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月底在南韓舉辦的亞太經合會(APEC)會晤,川普更預告,可能會把臺灣納入川習會談判的議題。對此,外交部北美司司長王良玉今(21日)表示,川普政府上任後,已多次明確重申對臺支持及美國長期的一貫政策,外交部將持續密切關注相關發展,並與美方保持溝通,確保臺美關係穩定深化,及我國利益能獲得確實保障。

外交部今上午舉行「單位主管例行新聞說明會」,由外交部發言人兼公衆會執行長蕭光偉主持,並由外交部北美司司長王良玉進行業務簡報。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將把臺灣納入川習會談判的議題,而談及臺海衝突發生的可能性,川普還說,「我認爲我們和中國會相處得非常好,中國不想這麼做」。據此,王良玉迴應,外交部一向持續密切關注美中互動情形,臺美之間溝通管道暢通,保持密切聯繫。她指出,川普政府上任以來,已多次明確重申對臺支持及美國長期的一貫政策。

王良玉舉例,如9月在聯合國大會期間的美日韓三國外長聯合聲明,以及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聯合聲明等,皆強調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反對任何片面以武力改變現狀之企圖。

王良玉強調,外交部將持續密切關注相關發展,並與美方保持溝通,確保臺美關係穩定深化,及我國利益能獲得確實保障。

此外,王良玉會中也說明,在臺美關係方面,外交部持續與各部會及私部門協力深化臺美雙邊經貿夥伴關係,包括最近籌組「農產品貿易訪美友好訪問團」於9月14日至27日訪問美國華府和相關農業州,這是自1998年以來我國第15度籌組農訪團赴美,希望傳遞臺灣是美國重要農業貿易及糧食安全夥伴之正面訊息,美國農業部長Brooke Rollins也親自貼文肯定我農訪團到訪。

王良玉指出,農訪團結束訪美行程後,在9月30日美國農業部主管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Luke Lindberg)亦率領產業團訪臺,林德柏格在訪臺期間也宣佈美國將開放臺灣鳳梨進入美國市場,彰顯臺美在農業領域之合作實績。

王良玉並提到,外交部長林佳龍上週也針對美國表示將與歐洲及亞洲民主夥伴合作共同建立稀土以及關鍵礦物供應鏈的構想表達正面迴應,我國也將研議在臺美既有機制下就相關議題與美國繼續進行交流及合作。

王良玉說,除臺美持續深化互利共榮的夥伴關係外,臺灣和加拿大也持續擴大合作面向。林佳龍10月16日與加拿大新任駐臺代表何曼麗(Marie-Louise Hannan)會晤,雙方討論到過去兩年雙邊簽署多項協議,包含2023年「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2024年「科學、技術及創新協議」及今年爲保護海洋環境及經濟的「暗船偵知系統瞭解備忘錄」。未來臺加雙方將持續穩健推進雙方經貿合作,並進一步拓展至半導體、人工智慧、能源與礦產等產業。

王良玉表示,另外,由我國與美國、日本、澳洲、加拿大共同推動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今年邁入第10週年。五個正式夥伴已於9月30日在臺北召開聯合委員會會議,回顧年度成果並討論明年合作方向。明年將延續「韌性」爲主軸,聚焦通訊韌性、資安防禦及能源韌性等關鍵議題。自2015年成立以來,GCTF已吸引超過135國、上萬人次參與,成爲促進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接下來,外交部也將舉辦10週年紀念活動,並適時向外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