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案 勝訴機率降低 多位大法官質疑課徵合法性

法庭描繪美國最高法院審理現場,財長貝森特(右二)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右一)在旁聽審。(美聯社)

美國最高法院5日開始審理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是否越權,多位大法官都質疑這項關稅的合法性,使預測市場調降川普政府勝訴的機率。分析師指出,這個發展有助振奮金融市場信心,卻也讓企業在規劃明年營運計劃時,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

最高法院5日舉行近三小時的言詞辯論,大法官聆聽川普政府、以及提起訴訟的小企業羣體兩造說法,審酌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課徵關稅的合法性。這些關稅包括川普4月2日宣佈的「解放日」對等關稅,以及之前課徵的芬太尼關稅,和對巴西與印度課徵的懲罰性關稅。

最高法院審理關稅四重點

最高法院由六位保守派和三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由於最高法院目前採取極便捷的審理進度,判決最快可能在年底出爐。川普表示,若本案輸了,將對美國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不過,多位大法官都質疑這項關稅的適法性。首席大法官羅伯茲指出,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人徵稅,而這一權力歷來屬於國會核心職權」。三位由川普任命的保守派大法官巴瑞特、卡瓦諾及高薩奇,與自由派的索托馬約爾、凱根及傑克森,都對政府的論點表示質疑。

若最高法院做出不利川普的判決,美國政府可能被迫退還超過1,000億美元的關稅,解除美國進口商肩負的重大負擔,同時削弱川普對貿易伙伴動輒祭出的關稅武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