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抽成放H20出口…北京秒反制 旅美教授曝背後盤算
川普政府近日宣佈,解除對NVIDIA H20晶片的出口禁令,允許NVIDIA與AMD在特定條件下重返中國大陸市場。圖爲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發表專題演說。(本報資料照片)
美中科技對抗再掀波瀾。川普政府近日宣佈,解除對NVIDIA H20晶片的出口禁令,允許NVIDIA與AMD在特定條件下重返中國大陸市場。然而消息纔剛公佈,北京便傳出向國有及民營企業下達「不鼓勵採購」H20的指導意見,尤其針對涉及政府與國安的敏感用途,更直接質疑該晶片的安全性與技術水準。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13日表示,北京此舉並非單純的市場決策,而是中美對抗下的「面子之爭」。
中國大陸官方媒體近日發聲,稱H20存在數據安全風險與性能落後問題,作法與過去針對特斯拉、iPhone、美光在關鍵設施的限制如出一轍。此舉既呼應北京長期推動國產晶片取代進口的戰略,也在美中貿易談判的敏感時刻,釋放明確的反制訊號。
翁履中13日在臉書上表示,北京此舉並非單純的市場決策,而是中美對抗下的「面子之爭」。他分析,川普放寬出口看似讓步,實際上透過條件綁定與收益分成穩住美國利益;若北京毫無迴應,等同在國內「自主可控」的敘事中承認美製晶片優勢,這在政治上難以接受。
不過,業界普遍認爲,中國大陸龐大的AI市場短期內難由國產晶片全面滿足。雖然H20屬於低階版本,但在AI推理階段表現亮眼,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頭仍有高度需求,因此官方限制令對民間採購的影響有限。
翁履中強調,這場晶片戰的核心,不在於誰能一次性「壓倒對方」,而是如何在互相依存與牽制的現實下保留談判籌碼,並在國際觀感上維持優勢形象。「美國雖在高端晶片上佔據優勢,但中國大陸手中的稀土與龐大市場同樣是美方不能忽視的籌碼。」他認爲,最終勝負將取決於誰能在這場長期的耐力賽中準備更充分、撐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