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喊「統一」讓臺灣地動山搖!旅美教授1句話曝背後內幕

美國總統川普評中美貿易談判突然表示,「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評中美貿易談判突然表示,「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而美國在臺協會13日說明,川普發言明顯針對美中貿易,美國對臺政策沒有改變。外交部也強調,美中談判並無觸及臺灣議題,美方對臺承諾依然強勁,沒有任何改變。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14日就表示,「川普不是要賣臺,只是他講話的語言風格一貫如此,別再自己嚇自己了」,引發討論。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公開談話中提及「unification」(統一)一詞,引發臺灣社會高度關注與揣測,翁履中14日在臉書發文呼籲各界冷靜,不必過度解讀,強調「川普不是要賣臺,只是他講話的語言風格一貫如此,別再自己嚇自己了」。

翁履中指出,瞭解川普說話風格的人都知道,他在公開發言中幾乎不提臺灣,並非臺灣議題敏感,而是因爲川普根本沒有將臺灣視爲政治重點。此次他使用「unification」一詞,與其說是暗示兩岸統一,不如說是他慣用的簡化語彙,「這不是什麼密謀,而只是他講話的方式」。

他進一步分析,川普慣用的是「庶民語言」,講話風格直接、重複性高,爲了讓支持者聽懂,他更傾向使用簡單明瞭的詞彙。與其使用「integration」(整合)、「consolidation」(整並)或「coordination」(協調),他選擇「unification」只是因爲「這個字更容易引起共鳴」。

對於臺灣媒體與政治人物的反應,翁履中也不諱言表示遺憾。他指出,臺灣社會經常處於高度警戒,媒體又愛渲染,陰謀論充斥公共討論空間。他呼籲各界應更精準地解讀國際語境,特別是像川普這種講話爲了媒體效果的政治人物,「臺灣的政治人物不分藍綠都不需要過度反應,看到可能可以操作的一個字詞就要討論半天。連英文主流媒體都沒什麼人在討論這句話,何必浪費口舌?」

翁履中強調,若川普真有意對臺政策有所作爲,「他不會透過記者會不小心說錯話,而是會直接告訴你:我要你們做什麼。這纔是他的作風。」

最後他呼籲,與其陷入過度反應和恐慌,不如認真理解發言背後的政治邏輯與語言風格。「如果我們總是隻看字面,就會永遠陷在『自己嚇自己』的迴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