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對話卡關內幕曝光 川普1堅持讓貿易戰「降溫無望」

▲川普堅持親自與習近平磋商關稅協議,讓2國的貿易戰在短期內停火無望,下同。(圖/路透)

記者葉睿涵/編譯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美中將在3、4周內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卻排除了幕僚外交與非正式接觸,堅持親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外媒認爲,川普此舉將導致雙方溝通陷入僵局,北京方面則未對川普的要求作出迴應,並轉向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聯繫,令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短期內無望緩解。

政治新聞網站Politco引述多位美國前高官與業界人士指出,川普拒絕授權白宮代表與北京官員談判,美國參議院至今也尚未通過川普的駐中國大使人選,加上政府也未任命談判特使,白宮更未與中國大使館聯繫或展開具體外交工作,導致雙方溝通陷入停滯。

在歐巴馬時期擔任白宮國安會中國、臺灣及蒙古事務主任的何瑞恩(Ryan Hass)直言,美中之間的非正式交流渠道之所以出現問題,是因爲川普根本不希望這些管道發揮作用,「川普希望仿效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模式,親自與習近平對話,因此他不願授權其他人代爲協商。」

白宮發言人堅稱,幕僚層級仍與北京保持接觸,但未證實是否採用後門外交。有分析認爲,川普不願透過非正式管道傳遞訊息,限制了潛在的協商空間,導致中國領導階層對美方意圖感到疑慮。北京方面也擔心中方若在無準備的情況下出席峰會,習近平恐在公開場合受辱,讓澤倫斯基事件再次上演。

最近,中國任命了李成鋼爲新任國際貿易代表,彷彿在爲與美方新特使開啓談判鋪路。前美國高層官員指出,若川普願意派出可信代表,那麼美中雙方或可重啓對話。然而,白宮目前仍未顯示相關意圖。

前高盛總裁桑頓(John Thornton)或非政府組織「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CUSCR)主席歐倫斯(Stephen Orlins)等與中國關係良好的非官方人士即使曾自請與北京接觸,也遭白宮拒絕。儘管部分美國國會議員如參議員戴恩斯(Steve Daines)曾與中國總理李強會面,但此行重點在於芬太尼,與貿易問題無關,且尚不清楚是否出於川普指示。

Politico引述2名國會助理透露,川普甚至限制國會議員就美中貿易戰與北京溝通,多位對中鷹派議員提出與川普會面請求,均未獲川普迴應。另一方面,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先前嘗試促成對話,卻遭白宮冷處理,顯示美方仍封鎖替代性的溝通管道。

前官員卡特勒指出,儘管美中溝通如今陷入僵局,但雙方都可能在經濟壓力下尋求破冰契機。她形容,目前情勢就像「戀愛中的冷戰」,需要時間修復關係,也需美方展現願意對話的誠意,才能爲貿易談判創造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