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元首「通話卡關」內幕曝!川普1堅持阻貿易戰降溫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遲遲未能直接通話,美媒指出,川普拒絕透過非正式外交接觸,堅持和習近平一對一直接談,減緩了雙方可能達成協議的速度。圖爲2018年12月30日,川普與習近平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會面。(新華社)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遲遲未直接通話,美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川普拒絕透過非正式外交接觸來消除美中之間的鴻溝,堅持和習近平一對一直接談,減緩了雙方可能達成協議的速度。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與中國大陸互相祭出超過100%關稅稅率,川普幾日前稱,預期接下來3至4周與北京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不過POLITICO認爲,這種結果愈來愈不可能發生,尤其川普堅持和習近平進行一對一對話,正是這種堅持,阻礙了透過其他外交方式來中止雙方持續惡化的貿易戰。

報導引述2名匿名前國務院官員及1名產業官員,川普不授權白宮代表與北京官員接觸以緩和雙邊關係。

目前,美國參議院尚未通過美國駐中國大使的人事任命,川普也尚未指派任何人率領與北京的對談,白宮也未聯繫中國大使館進行討論。文章評論,缺乏實質接觸,讓美中之間有意義的對話陷入僵局,同時威脅到短期內達成協議的可能性。

前白宮國安會中國、臺灣及蒙古事務主任、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評論,美中之間的秘密管道行不通,是因爲川普也不希望這些管道管用,「川普希望如同和普丁那樣,和習近平直接打交道,我不認爲他有興趣委託他人傳遞自己的看法」。

儘管川普多次重申,有興趣和習近平直接對話及會面,不過習近平似乎相當抗拒這類提議,近一週來甚至號召東南亞國家,強化與大陸的關係以應對美國關稅。

POLITICO指出,領袖對話不是達成協議的唯一途徑,受美中信任的非官方白宮特使也能做好準備工作,尤其非官方身分能讓這些特使在與北京談判時,賦予一定彈性及坦率,進而加速更高層級官員的貿易談判。

美國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所長、貿易專家柯特勒(Wendy Cutler)表示,關於秘密管道,美國有許多選項,包含企業家、前美、中官員等。

消息人士透露,高盛(Goldman Sachs)前總裁、現任巴瑞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執行董事長鬆頓(John Thornton)已提議自願與北京接觸,不過白宮對此毫無興趣。鬆頓曾與包括大陸外長王毅在內等中國官員接觸過。

除了鬆頓,親北京非營利組織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Stephen Orlins)也表示,如果白宮聯繫,他很樂意協助。歐倫斯3月才以美國商務代表團成員身分,與習近平會晤。

美媒16日報導,北京希望由一位政府指派的人士來展開終結貿易戰的談判,同一天,北京任命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李成鋼出任國際貿易談判代表,POLITICO指出,這項人事任命或許代表北京正在等待川普任命特使。前美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評論:「缺乏受信賴的官員管道,是川普未能實現與習近平通話的主要原因。」

另外,有鑑於2月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赴白宮與川普會面時,當衆遭川普等人圍剿,何瑞恩評論,北京絕不會容許讓習近平「受到驚嚇或被羞辱」的情況發生。

針對報導,白宮強調官員與北京官員密切聯繫,但未說明秘密管道是否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