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印可達貿易協議!美媒揭川普「維持高關稅」內幕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等關稅實施日期延後至8月1日,《紐約時報》14日點名,臺灣、印度等盟友仍可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已將對等關稅實施日期延後至8月1日,《紐約時報》14日點名,臺灣、印度等盟友仍可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以避免部分關稅,不過就算達成協議,盟友面臨的關稅仍可能較過往大幅提高,專家指出,其中一個主因和中國大陸有關。
過去1周,川普已片面宣佈針對25個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歐盟、日本等稅率都被提高,《紐約時報》再度點名,包括臺灣、印度、歐盟、日本等貿易伙伴,仍有可能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部分關稅措施。
但即便達成協議,盟友面臨的稅率仍可能顯著提高,英國、越南就是鮮明的例子,前者仍維持10%關稅,後者爲20%。這也反映了川普14日上午發佈的貼文,他再度宣稱,美國「數十年來在貿易上被友人及敵人敲竹槓」。
報導指出,事實上川普回鍋白宮以來,他已逐漸、大幅度提高外國商品關稅,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統計,1月20日川普上任以來,美國有效關稅稅率已由2.5%飆升至16.6%,相較之下,他第一任期對中國大陸發動貿易戰,有效關稅稅率僅從1.5%升至2.5%。
如果川普對各國祭出的稅率確實從8月1日起實施,屆時有效稅率將再上升至20.6%,那將是191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經濟學主任泰德斯奇(Ernie Tedeschi)直言,川普2.0的情況幾乎和1.0時不同。
儘管各國已赴美談判、甚至磋商數回,但至今美國只和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13日稱,川普認爲部分協議草案「還需要更好」,《紐時》指出,這讓外國政府感到困惑—究竟川普要的是什麼?此外,8月1日大限前,川普政府似乎也缺乏足夠時間及精力與多國達成協議,這令外界愈來愈相信,川普只是想要實施關稅來阻擋外國商品進入美國,而不是真的想要達成能促進貿易及市場開放的協議。
除了對等關稅,川普政府也可能對半導體、藥品、飛機、木材等產業課稅。
在川普第一任期任職貿易代表署(USTR)的保守派智庫美國羅盤(American Compass)學者迪普拉希多(Mark Diplacido)表示,現在川普政府的姿態是,「他們完全放心讓這些稅率及信件生效」,他說,這代表各國要嘛最後表態,要嘛是美國對此不滿意,繼續讓關稅生效。前川普政府官員、霍金路偉(Hogan Lovells)律師事務所貿易律師蕭奧(Kelly Ann Shaw)表示,這種態度代表的可能是整體稅率會再上升,她認爲至少在川普剩餘任期內,部分關稅可能會比川普回鍋白宮之前高上許多。
迪普拉希多分析,川普對許多貿易伙伴實施高關稅,其中一個原因是和中國大陸有關,川普1.0時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儘管當時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有所下降,但與其他許多夥伴的貿易赤字卻開始擴大,因爲美國轉而向越南、墨西哥等地進口產品,但生產這些產品的工廠要嘛是由中國企業經營,要嘛就是使用中國原料。
迪普拉希多稱中國是「最大罪犯」,但直接鎖定中國並不足以降低美國的整體貿易逆差,因此必須在全球範圍採取更廣泛的措施解決問題,他認爲川普政府的基本目標是,在第三市場願意協調、重新平衡全球貿易之前,施加額外壓力及課徵高額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