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機密外泄、投資3000億鎂 旅美教授曝川普下一步:做最壞打算

▲臺積電。(圖/記者施怡妏攝)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透露,臺積電對美投資總額擴大至3000億美元,此外,臺積電更驚傳2奈米技術機密外泄。旅美教授翁履中分析,美國用權力和財力壓迫,生態系統在美國打造,不是不可能的事,而大家都期待關稅能有好結果,但他認爲要做最壞的打算,臺灣現在該做的不是守住一座山,是想辦法再創新的山。

旅美教授翁履中在臉書發文,美國以權力與資金壓力,推動半導體產業在地重組,是正在發生的事實。臺灣過去自詡擁有難以複製的完整半導體生態系,但在美國強勢政策干預下,這套生態系統正在被迫搬到美國重建。

翁履中提醒外界,川普口中的3000億美元雖然看似誇張,但可能是「保密」中未公開的內容,比起臺灣加碼投資,更應該關心,美國不只是要提升晶片自主生產的產能,現在更打算要完全主導AI時代,高階晶片產業的規格和技術。

►臺積電迴應川普「3000億美元投資」 公司:目前就是1650億美元

同時,臺積電爆發機密外泄事件。翁履中表示,臺積電以高薪與嚴格紀律著稱,如今仍發生技術外泄,「顯然不是單純因爲薪水不夠高,而是有其他因素令人動搖」,背後不只是薪酬問題,觀察臺灣社會是否出現「不安心感」,更值得警惕和謹慎面對。

再過一週,川普預告的晶片關稅將會公告,翁履中分析,一開始喊出的關稅稅率可能是用來重啓跟對手談判的籌碼,雖然大家都期盼有樂觀結果,但面對美方壓力,連臺積電都不得不調整腳步,其他本土企業恐怕更難反抗,必須做好最壞打算。

翁履中直言,在川普的壓力下,全球各國大多選擇妥協,臺灣的應對思維應該是「少輸爲贏、誠實面對」,護國神山恐怕已經不是想守護就能守住,不能再對「技術會留臺」抱有期待,臺灣現在該做的,或許已經不是如何守住一座山,而是想盡辦法再創一座新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