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毀光復鄉「關鍵時間軸」曝 堰塞湖潰堤如水庫灌進市區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花蓮光復鄉因樺加沙颱風引發的豪雨,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23日下午潰決,洪水攜土石瞬間傾瀉,淹沒市區。災害導致2人死亡、30人失聯,逾200人受困。這座堰塞湖僅形成2個月,潰決釋放的巨大能量摧毀了光復市區,成爲近年來花蓮最嚴重的災害之一。

▲花蓮光復鄉街道被洪水淹沒。(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

下午2時50分,堰塞湖的壩頂因水位超過承受極限而溢流潰決。洪水迅速衝破堤防,灌入光復市區,導致一樓幾乎全毀,多處公共設施和商店被沖毀。根據農業部的監測,潰決導致水位在短短一小時內下降了33公尺,釋放約6000萬噸水量,剩餘湖水約3100萬噸。光復鄉居民措手不及,災情觸目驚心。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時間軸。(AI製表/記者葉國吏制,下同,點圖可放大)

截至晚上7時,災害已造成2人死亡,包括55歲周姓男性與80歲黃姓男性,另有28人受傷。失聯人數達30人,逾200人通報受困。洪水還衝走大量住家、商店及車輛,甚至包括軍卡。市區多處斷水斷電,居民紛紛逃往高處避難,部分人仍等待救援。救災工作持續進行,但因洪水來勢兇猛,情況十分危急。

此次堰塞湖形成被追溯至2024年4月的強震與2025年7月薇帕颱風。地震導致山體鬆動,加上臺風豪雨引發土石崩塌,阻塞馬太鞍溪上游河道,短短兩月形成高度約200公尺、面積達140公頃的大型堰塞湖。然而,壩體結構脆弱,連續降雨使水位快速升高,終於在豪雨中潰決,釀成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