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慘劇74死 草嶺「堰塞湖」潰堤危機水位大降23m!對比圖曝

▲草嶺有史以來第五次堰塞湖 。(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許力方/雲林報導

丹娜絲颱風加上連日豪雨,雲林古坑清水溪經水流衝擊,一度出現潰堤風險,阻斷清水溪流,所幸清水溪河道目前流況已趨穩定,堰塞湖水位已大幅下降23公尺,壩體中段經水流沖刷下切,形成底寬約72公尺的流路,恢復河道通洪能力,應變中心宣告警戒已解除。

草嶺清水溪這次潰堤,是有紀錄以來第五次形成堰塞湖,過去就有多次山崩形成堰塞湖再潰堤的歷史,早在74年前,堰塞湖潰壩造成一起重大慘劇,國軍奉命整修坍方,結果因連日豪雨山洪爆發,不幸奪走74名官兵性命。

▲草嶺堰塞湖水位已大幅下降, 水流沖刷下切形成72公尺流路。(圖/翻攝水利署)

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監控本次豪雨事件,設立應變小組,這次因豪雨引發土石滑落形成了堰塞湖,經現地勘查,初步研判壩體高度60公尺、壩長320公尺、壩體體積約215萬立方、蓄水量約2245萬立方、蓄水面積約62公頃,經保守估計1小時潰決情境,平均流量約6200cms,約清水溪治理計劃20年重現期距流量。

經評估未達清水溪警戒水位,直到今(10日)晚流況已趨穩定,應變小組指出,堰塞湖水位已大幅下降23公尺,壩體中段經水流沖刷下切,形成底寬約72公尺的流路,恢復河道通洪能力,宣告警戒解除。

應變小組利用UAV空拍監測壩體穩定狀況及回水範圍變化情形,以及邀請專家學者協助共同至草嶺會勘,提供專業資訊,研商後續處理方案,並將持續加強監測壩體及河道水位變化,如有狀況會立即通報相關單位配合因應,同時提醒民衆,在臺風豪雨期間,要遠離河道,特別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