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草嶺堰塞湖「比水庫大」 下游3縣警戒隨時撤離

草嶺堰塞湖5度現蹤 製表/陳雅玲、江良誠

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出現堰塞湖。圖/草嶺村民蘇大昆提供

連日豪雨,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土石崩塌阻斷清水溪流,再次形成堰塞湖。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昨會勘,初步研判堰塞湖蓄水量比阿公店水庫還大,且已九成滿,再持續降雨恐全滿溢流、土體崩落,但因人員機具無法抵達,整體安全考量,暫不處理,待自然恢復。

「正在跟時間賽跑,會審慎因應。」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長李友平說,昨天雲林雨量很大,堰塞湖水量快速增加,屬立即危險等級,下午向下遊首當其衝的雲林古坑、林內,以及嘉義縣梅山鄉、南投竹山鎮所屬公所、縣府發佈潰決警示,建議下游預做整備。

南投縣竹山鎮公所昨下午五時緊急啓動一級應變中心、開設避難處所,並預防性撤離沿岸桶頭、瑞竹等八里民衆,共四十五戶、七十六人。嘉義縣政府表示,受影響爲梅山鄉瑞峰等三村,公所已研擬疏散計劃及清點相關住戶與名單。

堰塞湖位於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清水溪上游,疑似七日深夜形成。最早是嘉義縣豐山村民自高處觀察發現異狀,雲林縣草嶺村民以空拍機確認,發現崛畓山一帶土石滑落、堆積,堵住河道積水。

南投縣竹山鎮長陳東睦八日晚上緊急透過社羣平臺發佈警訊,呼籲民衆勿靠近或進入清水溪河道,若後續降雨致潰決,恐恐衝擊下游聚落。他提醒桶頭等八個裡爲警戒重點區域,若發現水流湍急、漂浮大量木頭、沙石聲響異常等潰決前兆,應立即撤離。

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調閱資料,發現清水溪橋水位站短短廿分鐘驟降一點二公尺,研判可能是上游阻塞所致,志工巡查現場確認土石堆積,已形成堰塞湖。

據瞭解,草嶺村清水溪上游首次堰塞湖可追溯至一八六二年,第四次爲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所致,並於二○○四年潰堤,這次已是第五次。

第四河川分署副分署長張朝恭說,調查小組昨現勘,初步研判,堰塞湖壩體高度六○公尺、壩長三二○公尺、壩體體積約二一五萬立方公尺、蓄水量約二二四五萬立方公尺、蓄水面積約六二公頃,目前水量比一個阿公店水庫大,逼近仁義潭水庫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