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而不息爲基層減負賦能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爲打贏基層減負這場“攻堅戰”“持久戰”提供了“硬槓槓”“強約束”。必須馳而不息、久久爲功,努力實現真減負、真賦能。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各部門重拳出擊,在解決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上取得明顯成效。但同時也要看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固多發,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依然存在。不管是老問題還是新亂象,都要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靶向治療,防止隱形變異、反彈回潮。
形式主義的產生,根本在於政績觀錯位、權力觀扭曲、事業觀偏差。必須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把整治形式主義突出問題作爲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把幹事創業的出發點牢牢植根於更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上。要以學習教育爲契機,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不斷增強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解決基層“小馬拉大車”現象,關鍵在於理順權責,進一步釐清不同層級、部門間的權責邊界,建立健全權責清單,着力解決基層“該幹什麼活、能辦什麼事、應擔什麼責”的問題,科學規範“屬地管理”,從制度上防止“責任轉嫁”。要進一步向基層放權賦能,將直接面向羣衆、基層能夠承接的服務事項依法下放,推動更多社會資源、管理權限、編制人員下沉到基層,使基層有職有權有物,確保向基層賦權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從根子上減輕基層負擔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場持久戰。要把“當下改”與“長久立”結合起來,把好做法好經驗,及時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建立長效機制,緊盯“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文山會海”“督檢考扎堆”等容易反彈回潮問題,常態化開展排查整治,推動基層減負制度化、規範化。要正確處理當下與長遠、潛績與顯績等關係,樹立重實幹、重實績、重擔當的導向,真正讓基層幹部從形式主義束縛中解脫出來,把更多力量匯聚到服務羣衆、改革發展中來,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邱雪芬)
來源:人民論壇網